2)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设想_南国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不得专其兵”的局面。

  而如今的淮南军队却没有这种制度,结果就是外镇兵在地方一呆就是很多年,完全变成将领的私人所有了。而驻守广陵的牙外军虽然情况好点,但实际上将领对军队的把控也很严重。

  虽然说换防制度造成的“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让后世多为诟病,认为这是造成宋朝军队战斗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不过杨渥觉得事情有轻重缓急,换防制度虽然会造成军队战斗力下降,但对于解决军队为私人把持的情况效果却非常好,如今的淮南急需解决的是比较严重的军队私有化的问题,而军队战斗力下降的问题却还在次要。

  另外,宋朝军队战斗力低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马匹数量不足,比如说以文制武等等。杨渥觉得换防的影响力或许并没有那么大,更何况,在北宋初年,赵匡胤时代,禁军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可见宋朝军队战斗力下降还是后世子孙的问题居多。

  所以杨渥打算仿照宋朝制度,将淮南军的主力也一分为二,分别属于驻守广陵的牙外军和驻守地方的外镇兵,而外镇兵和牙外军也每隔三年就换防一次,以免造成将领把持军队的情况。

  当然,这些都是杨渥的初步设想,具体细节上他还要好好想想。

  一旁,见杨渥陷入沉思之中,杨行密也在意,笑着说道:“好了,关于军队整编的事情,你回头想好了再告诉我。如今为父有一件事想听听你的意见,青州王师范派了他的弟弟王师鲁来我淮南求援,为父打算派兵走海陆前去救援,不过领兵大将还未决定,你有没有领兵前往的打算?”

  杨渥一听是这件事,连忙摇头道:“父亲,孩儿这一年打仗立功已经不少了,暂时没必要再领兵出征,还是帮助父亲管管淮南文治的好。”

  他与杨行密之间说话也非常随意,有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没有一般皇帝和太子说话时的严肃小心,这一来是因为杨渥的那些弟弟还年轻,没有竞争对手,二来也是杨行密的性格随和,对自家儿子非常满意。

  杨行密欣慰的点点头道:“不错,你是为父的接班人,将来会成为新的淮南节度使,光是带兵打仗怎么能成?你能想到要多涉及文治,这一点很好。”

  赞了杨渥一句,杨行密又继续问道:“那么让哪位将军带兵前往,你可有建议?”

  杨渥有些疑惑的问道:“父亲为什么非要出兵援助王师范?以孩儿的意见,不要等到年底,王师范就必然会失败,我淮南为何还要出兵呢?反倒是钱镠,此人野心勃勃,又善于用人,深得其百姓的拥戴,可谓根基深厚,是我淮南的劲敌;好在武勇都之乱后其势力遭到重创,加上地方各州多有背叛,如今正是大举进攻,不让钱镠喘息的时机,怎么能舍弃钱镠却出兵青州呢?”

  杨行密看了他一眼,认真的道:“因为信义!在战场上兵不厌诈没有关系,但在其他地方务必要讲究信义。你是我淮南的继承人,就更要重视信义,不能做背信弃义的小人,否则总有你吃亏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