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同步公映计划破产_华娱科幻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议欣然接受,甚至有的发行商提出的条件优厚到让人以为是诈骗。

  不过陈景行连一个眼神都懒得给他们。

  华国不乏有电影号称自己是“全球同步上映”,当然从某种角度讲,他们也确实都能做到。

  比如陈四成就曾在他面前提到过,《北爱》就是华美两国同步上映的。

  这种上映不过就是在华人聚居区的几家华人影院放映,顶多只能算“象征性放映”。

  而这些陈景行看不上的小发行商最多也就能做到比象征性放映再好一些的程度,即便是有陈景行的前作,《彗星》和《致命身份》的名气加成,能凑够五百家开画影院已经算牛逼了。

  别看哥伦比亚能把《致命身份》从725家开画影院干到了巅峰接近2500家,那也是哥伦比亚这种级别的发行商才能做到的事情,好莱坞又不是童话世界,逆袭不是谁都能玩儿的。

  而且《致命身份》是他第一部在北美院线上映的电影,所以他能接受三位数影院开画,《信号》再重演一遍低开高走那就属实没意思了。

  《致命身份》的逆袭其实是得了天时的,实在是后面的竞争对手太过拉胯,这才显出他来了。

  如果其在北美开画第二周遇到的是个口碑不错的影片,甚至是超英电影,最终的票房成绩直接骨折都是轻的。

  北美院线跟十几年前大不一样了,已经基本没有走长线的空间了,一旦开画影院不足,电影想逆袭可太难了。

  也因此《信号》想要在北美院线取得亮眼的票房成绩,不说再上一层楼起码不能比《致命身份》低,那么他就必须要选一个大发行商合作。

  在此基础上,才有空间谈是卖断版权还是分账发行。

  既然这些大发行商似乎勾连在一起锁住了分账发行这条路,梦工厂只能退步。

  继续卖版权吧。

  不过既然全球同步上映的打算已经破灭,梦工厂也就不急于出手版权了。

  而且坚定的要求只卖北美版权,同时坚持3500万金额不变。

  既然北美发行商非要做一锤子买卖的生意,梦工厂当然是锱铢必较了。

  陈景行其实也并没有真的打算以这个天文数字的价格成交,他只是想继续拖下去,让华国的票房成为他叫价的筹码。

  至于爱德华伯奇口口声声的“北美观众和华国观众的口味不同,所以华国票房成绩不会成为他们购买版权的参照物”,在办公室接待他的许文深都不屑一顾。

  环球和狮门或许也看出了梦工厂的心态,所以也不再纠缠,而是回去等合适的时机到来——《信号》的国内票房成绩。

  哥伦比亚则仍不死心,派出了爱德华伯奇这个老熟人,尝试着用他跟陈景行与许文深的交情看能不能软化梦工厂的态度。

  不凑巧的是,陈景行外出路演,接待他的只有许文深和公司法律顾问杨代荣,这俩都是茅坑里的石头,爱德华伯奇只能悻悻离去。

  不过相比于哥伦比亚的些微不满,陈景行听完许文深的电话后,心里更是窝了一肚子火。

  这次许文深又试探了一下,想要跟哥伦比亚签订分账发行协议,而且做出了比较大的让步,爱德华伯奇还是两手一摊表示无能为力。

  看来这些好莱坞大发行商还真是连起手来跟他干上了。

  他此时心里颇有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感想。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么有个国内企业进军好莱坞,收购个大制片厂或者发行商;要么就是有个像Funimation动漫一样的发行商专门为某个国家的电影出海发行服务。

  这两个都指望不上,那就只剩提高陈景行在北美市场的号召力这一条路可走了。

  看来仅有《致命身份》这一部成功案例还不够,如果《信号》在北美再一次取得亮眼的票房成绩,也许情势会有些不同。

  为了有朝一日让这些北美大厂真正正视自己,看来还需要卧薪尝胆一段时间。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