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七章 长矛鱼雷_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还未离开,就将蒸汽涡轮机的原理告诉了他,让其研发更为的先进的蒸汽轮机。

  相较往复式蒸汽机涡轮蒸汽机的热效率更高,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而且涡轮机的是由多组叶片形成的同心圆状风扇,是回旋运动,震动极小,比往复式蒸汽机安静太多了。

  蒸汽轮机的原理很简单,它利用高压蒸汽吹风扇带动轴转圈。不过虽然原理简单,但涡轮机上的扇叶排布极为讲究,还有对耐压、耐高温有极高的要求,由于转速更快,对轴承要求也更高,涡轮机对气密要求也要严格,这就需要更加精密的加工工艺,对刘峰的现在的工业加工水平是个严峻难题,但他没有好高骛远,只是需要米勒将涡轮机样机做出来,至于零部件的寿命问题可以慢慢来,毕竟自己的三涨式蒸汽机已经走在世界的最前列了。

  刘峰询问米勒的研发进度,果然和预想的一样,现在米勒还在研究蒸汽轮机的叶片分布,第一道难题还未跨过去。二人聊了几句,米勒的心思全部在这新构造的蒸汽机上,刘峰见状不再打扰。

  离开的路上,看着车间里的一台台庞大的蒸汽机,刘峰豪气干云,这是铁甲舰的核心部件,现在自己拥有两个大型造船厂,不出三年,将拥有一支横扫太平洋的铁甲舰队。

  农历十月,革命军占领半壁江山已经过去了三个月,现在各地政府机构已经初步建立,军政府的政策已经传到每个村镇,由于军政府一口气免除了交战地区两年的赋税,刚刚收获的百姓们无不欢喜异常,尤其是军政府将地主的大部分土地收走,除了返还没有土地的农民外,任何百姓都可以向政府申请租种,而且租子只是以前地主的三分之一。因战乱无法耕种没有余粮的灾民全部由各地军政府救济,不过军政府不可无偿养活这么多灾民,所以提出了以工代赈,帮助军政府修路等可以换取米面。为了缓解灾情,刘峰在苏南地区兴修水利,开辟更多的稻田,因为苏南地区种植的是一年两熟稻。

  对于军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百姓无不感恩戴德,整个江南地区民心安稳,民心一稳各项政策也开始顺利推行。

  宪兵开始进驻大小城市,他们就地招收警察部队,负责当地的治安。还有各地因为战乱出现了许多流寇,这些人就成了他们的练兵目标。

  清廷方面,征兵令已经开始奏效,他们从关内外征召了十二万满族士兵和六万蒙古族战士,奕?聘请了英官训练。英国也不遗余力的帮助清廷,他们甚至从印度现役部队里调出步枪和火炮交给清军使用,还帮助清廷重修大沽炮台,更从国内运来两门400毫米的阿姆斯特朗超级巨炮和十二门203前装线膛炮。还卖给清廷十四艘炮艇,三艘蒸汽战列舰,还有撤到这里的5000英法联军,他们将帮助清廷防守天津。

  革命军鲸吞半壁江山,导致长江以北的反清势力情绪空前高涨,再加上侯成从后面提供武器、弹药的支持,一时间山东、河南等地义军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清廷当然不遗余力的派兵前去剿灭,但义军是清一色的火枪和火炮,而且他们不与清军大部队接触,专门袭击一些小县城,摧毁那里的清政府机构,同时四处张贴告示,阐明革命军的立场以及各种惠民之政,导致清廷的威信越来越弱。

  朴实的百姓虽然不敢反抗清廷的统治,但却热切盼望革命军打进来,种子已经埋下,刘峰的目的已经达到。

  清末之帝国崛起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