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八章 中华舰_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三台巨型蒸汽轮机,总功率达到了129000马力,极限功率达到了140000,轻载状态下航速可达26节,重试为24节,这个速度在华的战舰群内依然排在游,续航力为18节7200海里。

  舰身为纺锤形,间粗,然后向前端呈抛物线变细,舰桥设计更加简洁,央指挥塔,只有一个烟囱,一主一副两根军桅,显得非常紧凑和美观。舰艏依然是球鼻形,和最新设计的外张干舷,能够适应各种恶劣海况,整条舰拥有22个水密舱,和大量次水密舱,用来保护核心部位,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

  华舰的大吨位确保其拥有超强的装甲,目前新造的战舰用装甲采用最新的研制的表面渗碳硬化装甲,是将以前镍钢装甲表面进行渗碳处理,而且渗碳深度较深,经过测试可以抵御大部分主炮的远距离射击,这种装甲其实是刘峰前世世界赫赫有名的“克虏伯”装甲。不过表面硬化装甲只能硬化到百分之四十,而且对于低速重型穿甲弹的穿刺防御较弟,容易碎裂,所以经过华科研的人员的努力,又在克虏伯装甲的基础加了铬元素,提高了一定的韧性,防御力进一步提高,这种装甲被命名为“龙鳞”,是战舰的终极装甲。

  即使有了终极装甲,华舰的装甲设计依然是一丝不苟,它采用皇权级战舰全面防护和重点防护兼顾的设计,既有外面厚重的主装甲,还有一层穹甲,主装甲厚度为320毫米,穹甲厚度120mm。水平装甲为两层,第一层厚度70mm,再加水密舱的25mm,外甲板为柚木层。主炮塔和指挥塔的装甲为350mm装甲钢圈,炮座为220mm,副炮防御为80—140mm不等,另外华也有防鱼雷舱设计,位于舯部,米,向首尾递减为4米,主要由25mm的船壳、15mm空气仓、20mm的油舱壁、75mm特制复合防鱼雷装甲板和10mm防水板组成,经过试验可以抵御350千克烈性炸药的爆破。

  由于华舰采用穹甲设计,导致内部空间不足以安装三联主炮,所以采用的是380mm四座双联装八门主炮,主炮为50倍径,采用最先进三节套管设计,这种设计和制造工艺非常复杂,其炮管为特殊合金钢材打造,造价是同口径普通舰炮的六倍,不过刘峰承受的起,而且未来战列舰属于淘汰战舰,需要的不是很多。这种三节套管设计可以保证射击精度,弥补了双联装火力不足的缺憾。这种舰炮单座炮塔重达110吨,全长19米,每发炮弹重达800千克,米,半自动填装,每分钟最快三发。

  副炮为六座双联装55倍径150mm炮,由于西方世界也研制出了飞机,所以加强了防空火力,装有有八座双联装65倍径105mm防空炮,两舷各四座,最大仰角85度,最大射程16000米,最高射速为每分钟16发,八座炮塔共有两套光学炮瞄设备。另外还有八座80倍径40mm高射炮,还有十五座双联20mm高射炮和四座四联15mm高射机枪。

  主炮火控系统由两座体式测距仪构成,口令由电话发令。副炮和防空炮有专门的光学瞄准系统,可统一也可以单独指挥。炮塔内外还专门预留华正在研究的雷达系统空间。

  除了这些华舰还配有水侦察机两架,作战能力超前,全舰配有2020名官兵。

  清末之帝国崛起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