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八回、令牌,表字_开局贾府小厮,红楼签到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和李昭说起了先前猎场遇事的事情。

  “明德,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尽可道来,就算说错了,朕也不会怪你。”

  李昭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沉吟片刻才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一要等那温太医的供词,二则看蒙古使者如何辩驳。若他们能供出幕后主使者,此案自可了结。”

  皇帝默然不语,盯着李昭看了半晌,才突然哈哈大笑道:“你这猢狲,倒知道耍滑头。罢了,你先下去吧。戴权,领他去领赏,再送他出宫。”

  戴权领命下去,李昭也自然平静的告退,只是在转身的间隙,又抽空看了皇帝那个方向一眼,却见他面色微变,眼中似乎闪过一丝痛苦,而在那刹那间,笼罩周深的龙形虚影又晃荡了一下。

  虽然很快就恢复,但光影似乎又黯淡了一些,这让李昭不禁若有所思。

  不过眼看戴权向自己走过来,他也不再多想,又见戴权笑着上来,这次显得更加亲和,张口就道:“李小兄弟,陛下对你如此器重,只是念在你尚年轻,不敢贸然委以重用。

  “只要你这些日子好好做事,圣上看在眼里,自然不会亏待了你,到时候前程似锦,你可得好好把握住啊。”

  这一番话似提醒,也是提携,主要当然是为了卖个人情给李昭。

  说些看起来重要其实无关痛痒的话,这就皆大欢喜,要不然戴权敢说的话李昭还不定敢听呢——当然他肯定没什么不敢听,离了皇帝的庇护,戴权的心声在自己面前也是暴露无遗。

  一来他不像是林如海那般深沉,二则是他并没有防备着李昭这个。

  所以对于他的那些心里话,李昭知道后就只是一笑置之。

  至少这样能够确定一件事情,在皇帝那边他跟贾家是切割开的,要不然整日陪在皇帝身边的戴权不会完全不把他跟贾家联系到一起。

  当然,更值得李昭注意的,其实还是另一层心声,关于那两族使者。

  这次当场抓住蒙古郡主身边的侍女意欲行刺,加上女真使者射伤了白鹿,双方都犯在了他们的手上,现在暂时看押在天牢里,一边接受审讯,一边等待着蒙古和女真那边的回应。

  不过李昭没想到那位克丽尔郡主居然是达赉逊的后裔,因而皇帝怀疑这郡主根本就是被抛出来的弃子。

  达赉逊便是左翼蒙古可汗,在历史上,左翼蒙古南迁影响极大,客观上造成了明末辽东左右为难、疲于奔命,并间接给了女真部落生存壮大的空间,为满清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不过在这里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前明嘉靖二十五年,察哈尔部达赉逊在率部东迁过程中突然疟疾,起因不明,但他的死直接造成的后果便是,所部万户被俺答汗吞并大部,剩下的不得不与明边军合作。

  这大大缓解了辽东明军的压力,然后间接压迫了女真的生存空间,使他们长时间得不到好的发展,自然也就无法在明朝内部大乱时候,南下窃取胜利果实。

  明末义军四起,本朝太祖皇帝天纵奇才,自关中崛起,号称“太平军”,一路杀豪强、灭流寇,与闯王李自成一时瑜亮,但靠着仁义之证,同时获得有识之士与民间百姓的支持,这点却是李闯所不能及。

  而后李闯杀进北京城,焚毁锦衣卫官署、烧杀掠夺,于是城内大户与太平军里应外合,驱逐李闯后,占据京城。

  然后便是北拒蒙古、横扫江南,一统天下。

  等到太上皇继位时,朝政初步稳固下来,就像当初汉武帝时的形势,于是才有他压服蒙古、女真两族,平定白莲、南夷之乱。

  可惜穷兵黩武,到底不是长久之道,虽然将四周围的敌人都打垮了,可自己也重新变得一穷二白,于是便有了退位一举。

  喜欢开局贾府小厮,红楼签到十年请大家收藏:开局贾府小厮,红楼签到十年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