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一回、半年_开局贾府小厮,红楼签到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要真的只是做一次省亲就完事儿,那荣府也太冤大头了。

  当然,就算这样其实也没啥必要,只是这园子现在建都建了,难道还能把它推翻了?

  李昭倒是没什么所谓,反正他刚刚一路过来已经有足够的收获了——这也是这趟他欣然赴会的原因。

  这系统的签到,显然是以过去和现在存在的人事物作为衡量标准,所以当大观园尚未出现的时候,李昭过来这边也没有办法触发签到获得奖励。

  所以到现在便是皇城那里李昭都趁着进宫的几次逛了个遍,但是这边还是第一次过来。

  这也导致虽然他其实一路认不清路,但是某一时刻到了哪个地方却是一清二楚,只不过有些是属于未来的名称,应该是元春回来之后再改掉的。

  皇妃说地自然比宝玉更有分量,便是贾政也会尊重她的意见,哪怕她之后都不会再住在这里。

  听李昭说,林如海只是淡淡点了点头,并没有就这个话题深究下去,转而却道:“明德,这回天子没有提拔于你,你心里可曾有怨言?”

  他指的,当然是上个月刚刚又帮忙侦破了一个案子,最后却只得了一些金银赏赐的事情。

  结合之前几次破案、治病,李昭这半年来也出了不少风头,声名在权贵们之间广为流传。

  只是他却还是只在南镇抚司做着总旗官,官职头衔都没有丝毫变化。

  当然,也没人敢小看他,毕竟是得了皇帝金口御赐的表字,还有大内令牌可随时不经宣召入宫觐见的,这份信任和待遇可谓少有,连林如海都不曾获得。

  李昭毫不犹豫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对小子来说倒是件好事,说明今上厚爱,想要栽培我;我方才升官不过数月,再升就是百户,虽功劳上说得过去,也有天子金口玉言,却也难免衙门里有人妒忌。

  “如此稍稍避些风波,等下次再立功劳,再升官旁人也无甚可说了……”

  最主要的是他还是太年轻了,哪怕现在再长一岁了也才十七,这要是立一次功就升官,恐怕很快就会封无可封。

  当然本身他跟其他人就不太一样,他现在身上多少带着点“幸臣”的身份,升不升官其实都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何况绣衣卫本就是皇帝的私军,他一言可决。

  哪怕皇帝马上要让他做指挥使,只要皇帝愿意别人也不好插手;而皇帝想要一只压着他,那其他人更不好说什么了。

  不过大家普遍也都是认为这是对他的磨砺,只等他年龄资历到了,那升迁自然就有了。

  功劳是一回事,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总免不了谈到资历问题。

  李昭的年纪和资历的确还不够支撑他再向上爬,除非功劳大到让别人无可指摘。

  单单是破案和治病救人,显然都没到这个程度。

  所以李昭自己其实也清楚了,自己想要靠现在这样慢慢提升地位不现实,按照这样来说的话,他在未来两年之内都达不到林如海的要求,对林妹妹只能变成奢望。

  所以他必须要另辟蹊径,比如说去立个军功。

  去年冬三族围猎之案的结果出来,那些刺客当然都死了,除了那位郡主以及被放回去报信的其他使者也都砍了头,而后续影响,则最终以蒙古和女真两边服软告终。

  两边不仅各自送上了大量的牲畜赔礼,还各自奉送了两位异域风情的皇妃,一位是蒙古大汗的亲姊妹,另一位则是女真可汗的独处小姑。

  甚至在边塞各自退出两百里,以示臣服。

  这回皇帝也算展示了一番他的强势,使得朝野人心大振,如若这里头真有太上皇的势力插手,甚至是太上皇本人操作,那只能说他这一次输的比较惨。

  当然在他们只能够用这种卑劣手段的情况下,他们的失败其实早就是注定的,除非皇帝当场受了重伤甚至死了,不然他都能够牢牢掌控住局势。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