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四回、皇帝与大臣(求首订)_开局贾府小厮,红楼签到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观察一番这小厮,再决定要不要用,这样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徒然无功。

  “戴权,帮朕拟旨!”

  ……

  “听说,那林海回来了?”

  “呵,这次算他命大,还立了好大一番功劳,想必咱们这位天子,已经开始给他预定了个好位置。”

  “若是他想便能做到,那这朝廷,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你我也不会,有机会坐在这里讨论此事了。”

  “呵呵呵呵……”

  当朝尚书令,乃是自太上皇时便进入尚书房的三朝老臣杨书玉。

  这位当朝阁老时年六十七岁,但看起来依然精神矍铄,说起话来中气十足,更有一股子凌厉的气势。

  而他对面的却是兰台寺卿王政,林如海虽然去做了巡盐御史,但他身上其实还背着一个兰台寺大夫的官职,所以王政实际上还是如今林如海的顶头上司。

  本朝的兰台寺,其实便是御史台,因太祖皇帝崇尚复古而得名。

  所以王政的官职相当于以前的御使大夫,但如今不是秦汉,御使大夫也不再是三公之一,位在尚书台之下。

  以当朝制,皇帝下设尚书台,便相当于是前朝的内阁制度,尚书台诸位阁老便相当于是三公。

  其下有六部,六部长官与兰台寺卿、大理寺卿和通政司之通政使,并称为九卿。

  而这便构成了中央朝廷的权力上层,皇帝也是以此来完成对朝廷的掌控,再以中央权威统管天下。

  不过如今朝廷里面,事实上分成了两派力量,而非是原先的君臣之争。

  一派自然是“帝党”,也就是身上带着皇帝标签的那些人。

  这一派以尚书台的李应(礼部尚书衔)、王诚(兵部尚书衔)为首,下面有各部侍郎,还有大理寺卿应道元,以及已作为封疆大吏的两江总督齐修远。

  当然,林如海和顶替他的丁文山也在其中。

  而且当初他以翰林院编修迁为兰台寺大夫,便算是皇帝准备对兰台寺下手的讯号。

  可惜最后被王政挡了回去,结果皇帝不得不让他以兰台寺大夫身份去做了扬州的巡盐御史,督查两淮盐运。

  此后十数年时间,林如海都不得回京。

  是因为他不曾立功不得升迁?

  是因为皇帝对他失望了打压他?

  都不是,他不过是当初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如果不是这一次他先是宣告病危然后准备辞去官身,让他们这边麻痹大意,之后却又度过了生死危机,甚至还将扬州盐商几乎掀翻,两淮盐商们大动筋骨。

  如此大的功劳,到此时他们却也没法再阻挡皇帝召他回京重用了。

  不过……

  “他便是回来了,又如何,如今的朝廷,可不是当年的朝廷了。”

  杨书玉摇摇头,意有所指道:“但如今的皇上,也不是当年的新帝了。”

  王政想了想,便道:“阁老的意思是……”

  “一个林海,不值得咱们大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