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道侣_道门奇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状,抱尸而哭。

  张谦道:“二位节哀,先带你父亲回去,城中事了后安葬超度便是了。”

  周静归道:“只恐父亲做了鬼还要受苦。”

  张谦道:“你父不过为外魔扰,他行善一生,不致有过多苦难。”

  二人才收拾思绪。

  谭自清道:“如今城中安宁为重,我欲以都功印荡浊气,还清气,要行功三日。此前尚需诸位努力。”

  又对张谦道:“你要助我行功。”

  计议完毕,何诚道领观中弟子,或维护城中秩序,或施符救人。

  张、谭二人于城北设坛焚香,请天师下界,三日期满,天师附张谦身,持都功印普照四方,消城中戾气,还京师清明。

  天师道:“此界污浊,尚需你等勤勉共力,不可懈怠。”

  言罢离去,空中见一金符,印入谭自清神台。

  谭自清得此符,应到仙机,施大礼:“谢天师。”

  京师动乱平定。因此变动,道盟于楚国地位下降,道门亦遭冷落,皇帝复亲近晏素怀儒门中人。

  二人疑此是晏素怀布局,探察一月,无果。

  谭自清道:“我欲归蓬莱,道友是否同往?”

  张谦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二人闲游,出楚国,过吴境,至齐。

  赏诸地风景各有不同,见南北民风颇有异处,兴起时和而唱之,意归处品茗问道。

  登泰山,游泗水,访长城,芦苇丛中戏鹅鸭,黄泥河里见白条。

  眼见要到蓬莱,谭自清道:“我欲与你结成道侣,你意如何?”

  张谦道:“吾亦有此意。”

  二人遂结成道侣。然二人皆是修道之人,止于谈道论典,无有世间俗事。

  张谦忆起一事,问她:“你那日化作墨鱼,是何法术?”

  谭自清道:“此大道变化之术,返虚境可修,我生于海岛,多见鱼类,故善海兽变化。”

  张谦心生向往,道:“待我至返虚境,再向道友求教。”

  又行数日,过崂山,龙口、七甲,至海岸。但见艳阳悬九天,手可摘海云,波浪随风起,往来有渔舟。

  不同于青山深幽。大海汹涌,一望无涯,令人心生豪气。

  张谦道:“大丈夫之志,当如长江,奔流入海。曹公诚不我欺。”

  强行驾云之术,转瞬至一片云上,俯瞰大海,长啸以舒胸襟。片刻谭自清也到他身侧,

  笑曰:“南境清幽,北境开阔。”

  往下一指,道:“你看那渔船,小小一叶,却驰骋于无尽波涛之中。”

  张谦道:“我等道人便是那船,纷杂人世便是这海。你我情愫便是这波涛,唯愿我二人历尽劫波,同证大道。”

  二人复至海岸,寻一出海渔船,船家知是往蓬莱岛去的,便叫他们上船。

  不多时,人员齐聚,喊一句:“有登州人没有?”

  船上人皆高声回道:“有。”

  张谦问曰:“此是何意?”

  谭自清道:“此中有一典故。”

  “旧时登州海域有一龙,登州人于他有恩,此后子孙后代皆保登州平安。后虽不显神迹,然年久日长,若无登州人,则不开船。”

  张谦今世未曾至海,今在海船上,见大海辽阔,又见渔人捕鱼,心神激荡,去请教捕鱼技艺,助他等撒网收网。

  见渔人海中多危险,遂取黄纸朱砂,画平安符相赠。彼心境不同,船行不稳,符咒亦随势而变,正合行船之用。

  不一日,至蓬莱仙岛。

  张谦心中忐忑,道:“不知任真人闻你我之事,作何想法。”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