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2章 断谷山庄_复国后榨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梁城外十里,汴河岸边,有一个取名怪异的小村庄。一般来说,大梁城附近的小集镇多以姓氏为名,如许家庄、高家庄等,而这个小集镇的名字叫做松田庄。

  松田庄东侧有一处断谷,断谷下面就是汴河。断谷上有一个大院子,这个大院子历史颇为久远,是大林时一位回乡养老的官员所修,现在属于松田庄最大的乡绅董天清。董天清是名声很好的乡绅,富而仁,只有黄河发水,他家都要开粥场,接济吃不上饭的乡亲和流民,十几年间,董天清在松田庄附近,享有了极高声誉。

  夜幕沉沉,一个身材高大的黑衣人顺着小道上了断谷,轻车熟路来到大院子的后门,一阵猛烈的狗叫声过后,后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随着几声低斥,狗叫声也停了下来。

  断谷又回复到沉静之中,只有山风顺着断谷往上吹,树林发出一阵又一阵的“飕、飕”之声。

  “圣主,这是李将军给的信。”小么后背早已被汗水打湿,紧紧贴在了身上,他顾不得擦干身体,把一封极为重要的信件呈给了圣主谷应天。

  董天清约摸五十多岁他身材干瘦,陪坐在圣主之后。

  谷应天看完了信,把信递给了董天清,道:“董郎,你是大梁圣使,对大林朝最为熟悉,你看这事如何处置。”

  董天清在礼弥教中地位很高,因此,被上一任教主派到了大林朝的帝都。十几年来,礼弥教始终了解大林朝的动态,董天清功不可没。他还颇有经营头脑,十多年来,已在大梁城盘下了不少产业,礼弥教总坛被北汉攻破以后,谷应天带着人直奔大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董天清在大梁已经置下了颇为坚实的基础。

  董天青不动声色看完信,干瘦的脸皮有许多皱纹。看信之时,所有的皱纹都聚集在一起,就如一个坚硬地核桃。过了一会,董天青脸上的皱纹才慢慢地张开,核桃又变成了已经干涸的柑皮。

  他放下信,道:“这李将军可不是信男善女,当年在大野泽,侍卫军杀人如麻,血水把大野泽染得红红的,这等人我们最好敬而远之。他的许诺倒很有吸引力,这些年来,他似乎对我们有很多承诺,全是些空话。”

  谷应天是上一任圣主的徒弟。他还没有成为圣主之时,和董天清是极要好的朋友,董天清对谷应天的想法了如指掌。

  果然,谷应天长长舒了一口气。道:“我也有此想法,我们是圣教,不是从事暗杀地邪教,这等事情还是不做为好,侯云策是何等身份,身边高手如云,若事败,只怕以大林朝之大也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谷应天的师傅是上一任教主。早年曾是大侯朝军官,和李重进的父亲曾同营为官,认识还是小校的李重进,大侯被大林取代之后,他没有归顺大林朝,就投了礼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