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废的太子(三十五)_快穿之虐渣手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笔物资只能解燃眉之急,未来漓州要成为一片乐土,自然要靠自己,所以魏初在重建的同时就非常重视农耕,已经安顿下来的村落马不停蹄地开始耕田种地。

  漓州与南刘相邻,地理上也算比较靠南的了,以往主食都是小麦,但这个地方的气候的地质其实更适合种水稻,就魏初自己来说,她是吃惯了大米的,觉得米饭比面食更能饱腹也更美味,她就又向南刘王借了专业人员来教导水稻的种植。

  水稻原先只出现在南刘,虽然有许多商人引进到大唐,但价格很高,比麦子精贵多了,如今却被魏初引进到漓州,加上大量物资的震撼,魏初与南刘相交甚密的消息也就铺天盖地地传播了出去。

  传到朝廷,难免是一场风雨,甚至有大臣弹劾魏初崇“南”媚外投敌卖国居心叵测狼子野心。

  皇帝本就对魏初不满,存着要弄死她的心,结果她非但没死在漓州,还把漓州搞得有声有色,这会儿看了大臣们的折子心中越发不满,连发了数道圣旨招魏初回京。

  魏初看了圣旨淡淡一笑就置之不理,后面追加的几道她甚至看也不看了。

  这会儿回京,不用想也知道她绝对不可能还回得来,而已经大有起色的漓州会被别人接手,而那人选不用怀疑肯定是皇帝的亲信。

  胜利的果实拱手送给别人?她可没那么蠢。

  不过抗旨不遵的罪名太大,她还想安安生生过日子,做她清白而又盛名在身的九漓王呢。

  她让人散布皇帝抢夺儿媳,将他这个长子逐出京城,如今看他与南刘交好又忌惮起来想招她回去囚禁的流言。

  本来这桩皇家丑闻只在京城那一带流行,漓州这边还没传过来,魏初让人这么一传,皇帝在这边的威望立时大打折扣,而魏初则收到了无数同情的眼光。

  原来是这样,他们还说为什么民不聊生,来一个钦差死一个钦差的漓州会被皇子,而且是皇长子接手,并且成为起封地,原来是这个原因,皇帝明显是想逼死这个儿子嘛。

  幸好漓王殿下英明睿智,不仅救了他自己,也救了几十万百姓。

  至于魏初和南刘交好这种事,在生死线上挣扎过来的百姓可没有什么投敌卖国的感觉,他们只知道大唐不管他们,朝廷任由他们自生自灭,是漓王从南刘借了粮食才养活了他们,所以漓王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南刘也远比自家朝廷亲切。

  百姓还更怕魏初这么一走,又来一个无能无耻的钦差或者地方官员什么的,他们好不容易好一点的日子又会陷入一片黑暗,所以在魏初的人稍微的煽动之下,漓州百姓们甚至守在城门口,守在魏初的府邸前,联合请求魏初不要回京,留下来继续解救他们。

  魏初笑眯眯,这下完全保住正义的大腿啦,可不是她抗旨不遵,而是她不能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