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我的兄弟在战斗_国之大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威廉皇帝转达我的谢意,我可以向你们做出承诺,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德国人对我们的帮助,日后如果需要我们出兵牵制俄国人。袁某义不容辞。”

  袁世凯这句话当真把杨小林给吓住了,现在说的轻巧,等到德国人真的发起疯来的时候你会受不了的!不过想想也没什么,政治家的承诺。有几句话兑现过?

  和穆默谈妥之后杨小林的心情十分舒畅,三艘潜艇其实是一个象征,只是当这些潜艇过来的时候。当南洋舰队的那些战舰在青岛修好的时候,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就诞生了。

  也许他们的规模远远比不上北洋水师那么庞大,可这是重要的一步。杨小林对做不做总统真的没有兴趣,只是他不希望自己是新中国的陆军总长,他希望自己的头衔是陆海空三军总司令。

  海军的起步已经能看到希望了,空军却还是遥遥无期的事情。杨小林知道,想让海空军都能健康的发展,自己必须在陆地上击败老毛子,彻底的击败他们!

  这一次的战斗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的步炮协同打的并不是太好,步兵和炮兵都不熟悉对方的节奏,如果能配合的更紧密一点,相信能歼灭俄国人更多的有生力量。

  还有,炮兵们还不够灵活,他们的思维还是那种炮兵就要在炮兵阵地上和对方打炮的思维。这一点需要改进。

  炮兵也可以打运动战的,在日后的朝鲜战争中我们的炮战就善于机动和集中。就拿上甘岭战役来说,联合国军一共打了一百九十万发炮弹,而志愿军只打了四十万发,可是双方在火炮的战损上却是志愿军占据优势,联合国军根本无法压住我们的炮兵。

  其中最经典的一个战例是一个炮兵师在布置阵地的时候用肩扛人拉的办法硬是把几十门三七高射机关炮给推到了山腰上的一个个山洞里面,然后每门炮单独一个作战单位,配一部步话机两名指挥员,再把洞口伪装起来,用青草遮盖炮口掩饰发射炮弹时候喷出的焰火。

  白天他们把炮拉倒山洞里面去休息,美国人飞机以来他们就出来打,结果是他们在整场战斗中没有损失一门火炮,不光击落了十几架美国飞机,还能支援坑道里面步兵的战斗。

  虽然说杨司令现在没有步话机,步炮协同不可能那么协调,但是那种灵活性是值得学习的。谁规定的炮兵就只能呆在阵地上?自己的炮兵必须锻炼,他们还是战斗经验太少了,相信随着战斗的进行,自己的炮兵也会慢慢的成熟起来的。

  杨小林还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先前布置防御的时候忽略了机动性防御这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光炮兵要机动,守卫阵地的步兵更要机动。而地道这个东西对于机动的隐蔽性有着很好的作用,自己应该挖几条出来才行。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