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进军俄国的桥头堡_国之大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密尔顿少将说,只要你们不打我了,咱们什么都好谈。

  不承认西伯利亚共和国没有关系,这事情放到以后再说,咱们搁置争议。目前情况下你们让我在这里呆着。我帮你们做事。别再把我往北赶了,那边正打仗呢。至于我们的身份你说是部队就是部队,你说是警察就是警察,这还不行么?

  哈密尔顿和李德彪商量了一下。觉得给这些人部队的名分真的不太合适,但把他们就当作警察又有些浪费了,毕竟西伯利亚地域广阔,单凭维和部队的人数根本无法维护这个地区的稳定。他们需要施特萨尔配合他们。

  最终哈密尔顿觉得自卫团这个介乎于军队和警察之间的名分相对合适一些。发电报给北京,北京也同意了这个意见,现在维和部队对施特塞尔他们这批武装力量的整合正在进行中。

  有了国际社会的默认。这支暗地里由中国方面控制的武装力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北面的战争眼看着就要进入关键之际,杨小林却进行的不急不慢,他比日本人更想干掉北极熊,但是他绝对不会用日本人的那种方式。

  他要把这里打造成中国进入俄国的桥头堡,他还要利用这一次的维和,打造出中国的现代化战争体系。

  这一段时间大量的物资涌入俄国用来救援那些俄国的平民,中国的后勤保障的能力真的被锻炼的越来越出色,这对未来的战争十分重要。现代化的战争不是说你有汽车有坦克有飞机就可以了,部队的速度加快的同时你的后勤必须跟上,不然部队开过去士兵没吃的坦克没炮弹,那跟人家就没什么好打的了。

  还有,这次维和的物资有百分之七十都是中国提供的,但是为战争买单的国家却不止中国,充足的金钱和大量的订单拉动了中国商业和工业的新一轮冲刺。别的行业不说,就说罐头厂,在去年的时候我们是一家没有,中国没有生产罐头的能力和技术。

  但是现在,五家大型的罐头加工企业发展的相当不错,他们的兴起不光带动了农副产品价格的提升,同时也把中国传统的后勤运输模式给彻底的改变了。

  李德彪从北京出发的时候士兵们还是身上背着大饼和黑米。但是现在他们已经不需要这样做了。一个班给你一箱罐头,一百盒,足够你们十几个人一个礼拜的食用。里面有荤的有素的,有大米有白面,你们自己找点水就能做新鲜可口的饭菜。

  想想都知道,连意大利人都能满足,中国士兵更是没有话说的。

  其实得到最大好处还是中国的老百姓,农副产品价格的提高中国的农民是直接的受益者,还有工厂加班加点的生产,那些工人的工资都得到了小幅度的提升。

  当然,在中国得到好处的同时,整个世界的经济状况好像也在慢慢的缓解。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