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章 再败绿营_挞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玉成守蕲州,蕲州在田家镇上游五十里,与田家镇互为犄角。

  杨秀清的如意算盘是,以半壁山、田家镇为防御要点,在田家镇、半壁山布置重兵;以蕲州为外围防御据点,部署少量精锐兵力。

  陈玉成号称是太平军精锐,既要阻击蕲州江面上的湘军水师,又要阻击江北湖广总督杨霈率领的绿营。他虽然甚是骁勇,却也难以同时两线作战。

  唇亡齿寒。陈城守广济,与蕲州相距很近。况且,田家镇北侧江面上,还停着几百艘火军的战船呢。若蕲州不支,这些战船也难以保全了。

  这湖广总督杨霈,可是陈城的老熟人了。火军守武昌时,就曾打败过杨霈,杨霈还派人劝降过陈城。后来,火军弃守武昌,杨霈抢在曾国藩前面向咸丰帝报捷。咸丰帝大喜,将原本署理湖广总督的杨霈改为实授,以示恩裳。曾国藩则什么也没捞到,只得了个兵部侍郎的虚衔。

  曾国藩的部将都为这事而忿忿不平。但曾国藩委曲求全,并未与杨霈翻脸。这次出征,湘军在粮草军饷上还有赖杨霈支援,所以曾国藩特地与杨霈商量,请杨霈率绿营参战。杨霈巴不得跟在湘军后面捡胜利果子吃呢!

  太平军防御重点在半壁山、富池口要塞。曾国藩主动捡硬骨头啃,让湘军走南路和水路。江北的太平军并不多,曾国藩便请杨霈走北路。

  杨霈自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实际上,曾国藩老奸巨猾,早已侦知陈城的火军都在江北。火军是个烦,湘军不愿与其纠缠,故让杨霈过去碰钉子。

  杨霈不知情,率领着三千绿营趾高气扬地来到蕲州。他的绿营兵纪律极差,出了军营即为匪,所到之处鸡犬不宁。有时候,百姓恨绿营甚于太平军。

  绿营虽属朝廷正规军,但饷银很低。绿营绿营饷章规定,马兵饷银为一等,月饷二两、米三斗;战兵为二等,月饷一两半、米三斗;守兵为三等,月饷一两、米三斗。这点钱,养钱都有困难。

  湘军不是正规军,没有饷源,但曾国藩规定,普通湘军士卒月饷四两二,亲兵护勇略高于此。若湘军临阵杀死一名太平军士兵,赏银十两;活捉一名太平军士兵,赏银二十两。受伤士兵给“养伤银”,上等三十两、中等二十两、下等十两。如果阵亡,抚恤金六十两。

  以晚清的购买力计算,湘军兵勇的军饷相当优厚,足以养活一大家人。湘军的训练又很严格,所以湘军战斗力相当强。

  但这么高的饷银,对朝廷来说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户部根本拿不出钱给曾国藩。曾国藩作湘军主帅,并不愁湘军打仗,愁的却是如何筹饷,如何保证后勤供应。

  曾国藩又不是督抚,手上没有财权,只能自己办厘金。所谓厘金,就是在交通要道上设立关卡,向来往的商人收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