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上海之行_一个人的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

  “虚地,都是虚的。”杜月笙无奈的一笑,转身给吴铭介绍起上海工商界、金融界的各位大佬来。

  王晓籁、顾竹轩、章士钊、钱新之、徐寄、范绍增,刘航琛等等,不是资本家就是银行家,上海滩的大富翁、大厂主在杜月笙的招呼下都来捧场。国内局势日趋动荡。这些人也在寻找着后路,原来台湾应该是选,其他的美国、香港、东南亚也在选择之中,现在多了个马来亚,相比于小孤岛台湾。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守住,以华人为主体的马来亚无疑压倒了台湾。

  随后,在国际大酒店召开了隆重的欢迎酒会,宽广无比地正厅布置得花团锦簇,红烛高烧。香烟缭绕;五彩缤纷、芬香扑鼻的各式花篮由礼堂外面沿着两旁墙角。一直摆到照壁,简直数不清那该有几千百个。

  欢迎酒会上。先由杜月笙致欢迎辞,然后在吴铭致词答谢,和夫人与各界名士共同举杯畅饮欢谈,场面显得热烈而又轻松。

  “刘老弟,这里有很多大地主来望风色。”杜月笙低声对吴铭耳语道:“这些人有钱,但是对经商、建厂并不热衷,他们最喜欢土地,不知道马来亚政府的政策是怎么样地?”

  “我明白了。”吴铭点了点头,说道:“在马来亚,土地国有这是不可改变的政策,但是我也有话说,希望他们能转变观念。明天,我想请他们在这里再聚一次,作为答谢交流会吧,到时候我会对他们的疑问一一解答。”

  “好,你的这个想法很好。”杜月笙笑道:“没准我也要去马来亚定居呢,不知道欢迎不欢迎。”

  “欢迎,杜先生能去,我们是求之不得。”吴铭真诚的说道:“杜先生如果到马来亚,我将亲自去迎接。”

  “谢谢!”杜月笙轻轻叹了口气,“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回想当年一道冒险犯难、出生入死的那班老兄弟,真是感慨万千,老一辈的弟兄或者老成凋谢,或者龙钟老迈,我这身子,也不知能熬到几时,但愿还能与刘老弟在马来亚聚上一场,老弟交待的事情,我在上海尽力就是。”

  “杜先生老当益壮,可不要说这丧气的话。”黄玉霜在旁轻声安慰道:“身体要紧,这些事情就交给徒弟们办好了,至于能去马来亚地人多还是人少,我们其实都足感盛情了。”

  “呵呵,我晓得,晓得。”杜月笙感激地一笑,“总要在马来亚大选前多运过去一些人才妥当,算算日子可是不远了。”

  “那只是暂定的日子,如果我们准备不充分是可以找借口再向后推一推的。”吴铭劝慰道:“要是因为这事再累坏了身子,我们可就于心难安了。”

  “我会量力而行的。”杜月笙笑着说道。

  对于携有巨大资金的逃难地主,马来亚政府也是有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