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 创意_一个人的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无法攻破的程度。值得提出的是。在这一时期美国的远东战略中心在中国,故在对南韩的支持上不及苏联对北朝鲜的。而随着司徒雷登最后一次对华外交努力的失败和美国国务院外交白皮书地表,美国在远东战略上体现出整体上失去了支撑点后的暂时退却。杜鲁门公开表讲话,将美国战略防御线落在了对马海峡和台湾东海岸,也就是这个决定让南韩和台湾成了被暂时抛出的弃子。也正是这个决定让金日成感到机会来了,进而正式向斯大林提出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想法。

  195o年6月25日凌晨,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兼朝鲜人民军司令官金日成下令军队越过三八线,动了对大韩民国的突然进攻。当时大韩民国国防军三分之二的军队尚未进入战备状态,根本没有招架之力。三天之后汉城今尔就失守了。

  苏联参与了进攻南朝鲜军事行动的所有策划、准备和实施过程,只是为了避免引起美国的干预和遭到世界舆论的指责,斯大林采取了较为隐蔽地措施。在进攻开始时,斯大林下令召回在朝鲜人民军前线部队中的所有苏联顾问,他们不想留下证据被指控参与了这件事。

  然而。新中国对战争的准备过程和具体计划却毫不知情。或许是考虑到中国正在加紧准备进攻台湾。或许是估计到美国不会干涉从而不需要也不希望中国介入,总之。斯大林和金日成对中国封锁了消息和情报。在战争爆前,所有苏联援助的武器都是从海路,而不是通过中国铁路运抵朝鲜的,这样做地目地是不让中国获知朝鲜的准备工作。以至朝鲜战争爆地最初消息,毛Zd竟是从外国报纸上得知的。

  金日成在信心十足、踌躇满志的时候,也不希望中国插手朝鲜事务,而斯大林在考虑改变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时,对于中国这位新的盟友有两点顾忌:既担心毛Zd在事前反对莫斯科的决定,又担心局势生困难时毛Zd会置身事外,不听从莫斯科的指挥。林雷

  195o年初毛Zd访苏,迫使斯大林签订了新的中苏条约,其结果是苏联将要失去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为了保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斯大林必须实现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控制,以替代在中国东北丧失的战略地位。于是,莫斯科决定积极支持北朝鲜动突击战,迅统一朝鲜半岛。

  而新中国刚刚成立,并且正在准备解放台湾的战役,毛Zd显然不希望朝鲜在此时生一场可能给中国安全造成威胁的战争。但是,作为亚洲革命的负责人,毛Zd又无法拒绝金日成的要求,特别是在斯大林已经表态之后。中国只能接受既成事实。

  朝鲜战争地爆,对于华盛顿来讲的确是出乎意料的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