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五章 汶水夜话杀意藏_三国旌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孙策一旦失去柴桑,则根基不稳,不出意料的话,必定会被刘备所驱逐。”

  “同样,孙策现在所有的心思都放到自保上,根顾及不到中原。那么,根本就没有人能和李子悔一争高下了,我们经此一败,也无力与之争。莫不如学高祖,吞并益州,再图中原。”

  夏侯惇点点头,现在曹『操』的实力如何,他再清楚不过了。

  荀攸放心不下许昌,皱眉问道:“丞相,如果李子悔胃口过大,南下许昌又当如何?”

  曹『操』并没有立即回答荀攸的话,稍微思索了一下,这才慢慢答道:“退兵之后,立即让陛下下旨,加封李子悔为赵公。”

  解释一下,加封李重为赵公,这相当于曹『操』变相向李重妥协,李重现在的爵位是侯爵。加封为公,就相当于曹『操』对李重说,李子悔,事可为止吧,你以前占据的土地我就默认了,但不要得寸进尺了。

  政治语言就是这么隐秘,万般变化,存乎一心。

  “如果李重不知进退呢?”荀攸接着问道。首发三国旌旗

  “呵呵……”曹『操』轻笑一声,悠然说道:“那我就要给李子悔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了。”

  荀攸刚想问曹『操』怎么让李重终生难忘,却见到贾诩正低着脑袋,专心致志的给篝火添柴,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立即将到嘴的话咽了回去,转化话题问道:“丞相,此间事了,李子悔一定会向兖州的东郡,东平郡等郡县进兵,是不是叫人把带不走的粮食烧掉,省的便宜了李子悔。”

  犹豫了很长时间,曹『操』才答道:“建安六年春、滴雨未下,建安六年夏、暴雨旬日,大旱加大涝,导致这一年农田颗粒无收,饿殍遍地,百姓易子相食。呵呵……自光和七年以来,天灾战『乱』不断,百姓困苦不安,我曹孟德陈留聚义兵讨伐董贼,为的也是解救天下百姓,大汉子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私欲,那和霍『乱』天下的董卓又有什么区别……”

  说到这里,曹『操』眼神中尽是回忆缅怀之『色』,感叹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至今我还没忘记李子悔当年所做之诗呢!哈哈哈……”

  曹『操』一阵大笑,忽然站起身来,说道:“明日公达(荀攸)和文和(贾诩)先行过河,元让,你带兵断后,可有问题?”

  夏侯惇也急忙站起身来,叉手道:“主公放心,夏侯惇就是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让李重前进一步。”

  曹『操』淡淡的一笑,说道:“元让,不用那么拼命,咱们输得起。”

  说罢,曹『操』转身就奔军帐而去,口中还哼哼唧唧的,估计是唱着什么词曲,一副悠哉悠哉的样子。

  “什么意思?难道让我故意输给李重?”夏侯惇一头雾水的看着曹『操』的背影,一时间也反应不过儡『操』的话。

  好在夏侯惇也不是蠢人,片刻之后就反应过儡『操』什么意思,摇摇头苦笑一声。开什么玩笑,夏侯惇就是把自己都搭进去,也赢不了李重,说什么战至一兵一卒,全都是笑话,能让主力部队安全过河就好了,剩下的兵卒爱投降的投降,爱逃跑的逃跑,管那么多干什么。

  夏侯惇这里苦笑,荀攸却脸『色』不大好,曹『操』一开始说的话虽然没有明确回答荀攸,但已经间接敲打他了。

  贾诩依旧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但旁观者清,他最清楚曹『操』的心意了。自从曹『操』成事以来,荀家就力主曹『操』定都许昌,诚然,曹『操』也认为许昌市定都的好地方,但过犹不及,但荀家过渡热情,还是导致了曹『操』的逆反情绪。

  还有一章!求票,各种票!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