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章 第18章_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油的叶子,毛绒绒的小白花。

  她印象里没见过,便问了吴氏,“娘,那是什么花啊?”

  吴氏只瞟了一眼,“哦,那是枇杷花,等到了栽秧时就能吃枇杷。”

  枇杷?林若云有点印象。

  她两辈子都呆在北方,吃是吃过这种水果,但真没见过这果子树,倒是来了南方才发现这边的水果真是多种多样啊。

  这枇杷树是隔壁家的,陈家没有,林若云心里也想要,便去那树下扯了几根小苗回来,在自家院里种着。

  弄完洗干净手,林若云打算做饭,却瞧见对面的吴氏在淘米。

  白生生的大米,整整两升,没往里头加任何东西,这干啥呢?

  “娘,你今天怎么煮这么多米?家里要来客人?”

  她凑近了看,发现那瓦缸里的水有些发黄,还有些臭味。

  坏了?这可不能吃,吃坏了肚子进医院那可不划算。

  她正要劝,吴氏摆摆手,“谁家煮饭舍得下这么多米?这是泡的糯米,十来天了,我先洗洗,待会儿有人过来打米浆。要是干得快,咱家明早就能吃汤圆,正好过冬至。”

  北方冬至吃饺子,南方吃汤圆,林若云还是知道的,但她不晓得汤圆的原料是这么来的,还以为是像面粉那样磨成粉加水和出来的。

  “哎呀,那我可忘了,现在泡还能来得及吗?”

  吴氏笑:“不用你泡,你才分到几斤糯谷?就用我这泡的,到时候你们几家一人拿一团去,好生放着,到清明都能吃呢。”

  果然,下午刚吃过饭,队长就通知各家把米淘起来、带上布袋子,到大队办公室的院里打米浆。

  林若云没见过,加上无事可干,也跟着去瞧热闹。

  打米浆的师傅背着一个小机器,拎着一个胶桶,桶里还有细白的软管。

  桶高高的摆在桌上,里面装满水,细管一端搁桶里吸水,另一端就出水淋到喂米的口子里。

  师傅调试后没发现问题,就按下开关,机器轰隆隆的响,正式运作,下方流出雪白的米浆,边上的人立马套上口袋去接。

  看到这,林若云可算明白为啥一定要大伙端米到这来了,没办法,村子里只有大队办公室才通了电,而这打米浆的机器有电才能工作。

  这个机器效率极高,不过十分钟,两升米就打完了。

  因为加了水,拿回去的时候就有些重,还是陈爱国过来扛回去的。

  搬回家后,堂屋摆着两根板凳,米浆袋子就搁上去,下方放着一个盆用来接它滴出的水。

  听说天气越冷这米浆凝固得就快,林若云好奇,隔上半小时就要去看一眼,拿手指戳两下,发现这袋子还真是越来越硬。

  晚上的时候,那袋子就不怎么滴水了,林若云很想抠一坨回来烙饼,又不好意思。

  但明天是肯定能吃上的。

  吃过晚饭,一家人就聚在堂屋,孩子们写作业,大人们剥花生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