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28 送余骠骑亭-5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陈西斋甚是唏嘘。他本是敦煌人氏,如今在芦眉国做了八九年的国使了。

  往后的时日,赵行德便按照陈西斋的指点,出入于芦眉城的广场和浴池,专门倾听芦眉国人的谈话,渐渐地,居然发现了芦眉的国势颓败,与关东居然几分相似之处。他早已养成将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并摘出精要寄给理学社陈东一同探讨的习惯,这天晚上,赵行德写道:“芦眉国军制崩坏,动摇其根本。而军制崩坏之果,出于田制崩坏之因。”

  数月后,陈东展开这封没有具名的信函。“......反观我朝,不立田制,听任兼并,富者地连州郡,聚敛无餍足矣,佃户田中所出,近半归于富户,农人四时忙碌,耕织之外,又操杂业,方余果腹之粮。朝廷保甲法一出,耗时操练,使贫者困于饥寒,民怨载道。芦眉国之颓败,足以为我朝前车之鉴。若欲振兴国势,必先立田制,使耕者有其田,能食其力而有余暇,其后方能教战守......”

  陈东放下这封信,深深的呼了一口气,赵行德的见地是不错,可惜,自从北朝隋唐数百年的均田制崩坏之后,本朝不立田制,如今豪强兼并已积重难返。这立田制之说,由理社微微主张一下,到是有利于争取民心。但若当真要施行,则无异于和满朝公卿,天下士人为敌啊。

  赵行德也只是偶有感触,信手涂鸦而已。将信函发出后,他便到了君士但丁的图书馆中查阅芦眉国军区制和田制到底如何崩坏的一些纪录,这芦眉国也是有趣,不少王公大臣都做书抨击此事,但是偏偏无人能扭转这一局势,大家眼睁睁地看着大厦将倾,每一次挽救的行动,却都让它倾覆得更加厉害。这天,赵行德站在高高的架子上找寻一本典籍,却始终找寻不见,正将要放弃的时候。一双素手将羊皮卷伸到他的面前,“你是在找这一本么?”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