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90 餐霞漱瑶泉-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是不同。当陈东夺得丞相之位前后,各路士人奔竟与其门者如过江之鲫。其他如吴子龙、曹良史等人,也各有一批心腹的门生要安插在各部衙门里。唯独赵行德身负鼎鼎大名,却深自谦抑,除了经营本身保义军及大冶铁山军需军械之外,并不曾在朝中安排一个私人。虽然他近十年时间都不在中原,反而远离了理社及文官中各派的纷争,颇得大家的好感。因此,若不是赵行德一力推辞,鄂州朝廷的文官几乎会全体出动来为保义军送行。

  “多谢曹兄。”赵行德端起酒杯,浅尝一口,沉吟道,“保义军东征后,鄂州空虚,须得提防襄阳兵南下,为我后背之患。”他顿了一顿,举杯道,“这鄂州的安危,便拜托曹兄了。”曹良史点了点头,与他一饮而尽。

  陈东低声:“眼下辽军南北交侵,襄阳和鄂州是唇齿相依。前日我派出使者到襄阳方面,那边已经许诺不会趁虚偷袭鄂州。”他摇头道,“假如鄂州被偷袭,舒州一线必不能坚持,襄阳就算夺得了鄂州,也要面临腹背受敌,粮饷断绝的境地。曹迪和刘延庆,应该还是会三思而后行吧。”

  陈东语气也不尽确定,无论如何应对,以鄂州现有的兵力,都难以承受两面强敌来攻,唯有暂时以重兵对付东面气势汹汹的辽军。而襄阳方面,难道真的信得过吗?赵行德心中微微叹了口气,但愿他们不要利令智昏吧。

  就在数十丈外的另一艘大船上,马援等军官正看着两岸,观者如堵,呼声如潮的情景,颇令这些年轻的军官意气风发。马援望着船队中央大斗舰上两排帅旗,重重一拍船舷,叹道:“生逢乱世,安天下,救黎民,大丈夫当如此也!”

  贾元振笑道:“所以你不去军需府,反而来了这里。否则的话,六部里面,少不了马军头一个位子吧。”故作惋惜状道,“六部虽然不如军中这么风光,但权柄在握。如汉高祖所言,盖世韩彭,不过鹰犬而已。”

  对朝中的格局,这些太学生心如明镜也似。不管镇国军和保义军多么显赫一时,最终的牢牢占据朝廷中枢的,只能是丞相府和六部文官。如今百废待兴,不少士人正看到了这一点,这才拼命奔竟六部的职位。太学生是朝廷备选的官员,和理学社有莫大的渊源。如陈东、曹良史、吴子龙等都大力延揽从汴梁逃出来的太学生为佐吏。因为圣上蒙尘,科举暂废,如今各部的文吏都是上官任命的,一旦有了个好的上官栽培,将来青云直上是可想而知的。但是,马援和贾元振等人仍然婉拒了各方师友及同窗的邀约,死心塌地留在保义军中。

  “切莫说我,”马援笑道,“诸位还不是有大好去处,却甘心窝在这里。”

  “与其郁郁终老于文牍之间,还是这里活得痛快吧。”刘文谷叹道,“跟着赵先生干事,感觉没什么拘束,天高海阔任君驰骋。不似其他地方,总让人憋闷得紧。”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