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零六章 大三元(二、求月底月票)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的正常发展。

  可不代表他不聪明。

  想了一下,说道:“朕做错了,然而诏书已下。”

  “人无信不立,况且陛下乎,诏书虽下,名额终是陛下诠释,特名奏考后再补一诏,此是国家特例。他年科考不作准数。”

  “这主意倒也妙,为何仅只有你提出?”赵祯mi糊地问道。

  “陛下一道诏书,对天下几十万学子皆是福音,一次特名奏考录取五百人不为多,也就是给了天下学子五百个机会。谁敢提出反对意见?”

  “阎都知,将今天这一段记录毁去。”赵祯终于明白满朝文武不作声原因,为了保护郑朗,下了这道命令,也就是今天晚上的谈话让它法不传二耳,仅是在场数人知道。然后一脸失望。

  “陛下。不用失望,人之常情,自古使然,我朝做得很好了。但臣还要说一件事。有一天臣为了讨崔家小娘子欢心,将身边两个自服shi到大的小婢出之,陛下如何看待?”

  “为何出之?”

  “臣只是作一比喻,或者臣看重了某一位达官贵人家的小娘子,自己又薄有了一些才学,陛下对臣很恩宠。于是将崔家小娘子婚约辞之,陛下如何看臣?”

  赵祯知道他要说什么,道:“朕也被王德用骗了,他将崔全忠绑到王家小娘子闺房之中,关了好一会儿才放出来,然后对朕说崔全忠自己跑到他家小娘子闺房去呆了很长时间,清白已污。朕无奈只好恩准。”

  “……”郑朗差一点扑倒。

  “省元,此事也就算了,只是婚约,并没有正式议亲,若正式议亲,或有争议……”

  “陛下,是未正式议亲,臣幼时崔家为何没有直接悔婚?又,去年冬天赴京之时,臣来京城,崔家插足太深,臣很不满意,为何最后又恕之不提,对崔家二郎提点?嫌贫爱富,人耻之,攀龙附凤,人耻之。回绝亲事,在民间多有之。夫妻不和,夫家常出之,妻家常离之,也时有发生。亦要看什么理由。若对方放dang不羁,为非作歹,好吃懒做,作风不正,大逆不道,犯上欺下,等等行径,皆能作为悔亲或者出之的理由。然崔家三郎之婚家秦家小娘子并无不好事例。臣还听他们说此女品行端正,家风正派,为何悔之?此风一开,陛下以后如何教化万民?”

  “可以前也有过……”是有过,虽不象王德用这样直接,xing质差不多的。但终是理屈,赵祯心虚的嚅嚅道。

  “是有之,王相公做得太直接了,连臣都不敢单身走在大街上。并且榜下捉婿之事越演越烈,有了王相公开此风后,会更烈,达官贵人富商会因为这层层的联亲关系绞成一张庞大网络。比如说臣,品行不算太高尚,看到崔家二郎多次未中,伸手点拨。甚至都坠入了邪途,让他们揣测考官的xing格复习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