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十三章 大三元(九)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张士逊仅是一个和鼓,为什么居宰相数载,正是此二人是赵祯以前的老师。

  皇帝需要老师,仅是讲说,似乎那个小状元还真可以。中状元的经过大家也听殿试官说过,人家多次估猜到卷子是谁的,为避讳是搁了搁,搁到第三,然而想想一卷子的温润与其人德艹,最后终于又提了出来。别问我想什么,这样的人不中状元没天理了,你们想怎么说我们都可以,但为了国家我们必将让他中状元。

  可不能啊,岁数太小。

  但说又说不上来,学无前后,达者为师。

  然不是这个道理,十七岁做你的老师,难道二十岁做宰相,诸位大臣大眼瞪小眼,觉得小皇帝想法太让人匪夷所思,于是看着两个大佬,吕夷简没有说话。何必说!有人会先说。果然李迪站出来道:“陛下,恐怕未必行。”

  “为何?”其实赵祯心中也在笑,知道不行,虽然他很想,这样就有机会天天与小状元说说话,每一次见面都让赵祯感到很温暖,此子虽小,可对自己十分尊敬,就象尊敬自家大哥一样。大约他是孤儿,自己也是独子,缺少了一种兄弟温情才如此吧。也进谏,可也安慰劝解,甚至看到自己心烦意躁时,替自己弹一弹琴。

  若是做讲说,最好不过,然而赵祯也知道郑朗岁数小,不切实际。不过李迪既然问了,他也反问一句。

  李迪道:“臣与此子说过,他想在殿试放榜后外放到江南?”

  “江南?”赵祯一下子站起来,又道:“那不行。”

  讲说不行,朕也知,可为什么放放,还是江南那么遥远的地方。

  李迪微皱了一下眉头,继续道:“陛下,臣当时也不解,询问原因,他说,因为长年在家苦读,几乎是闭门造车,偶有听闻,亦是道听途说。因此想先下去看一看,了解民间疾苦。并且他还想修书,几个小郎又要教导。所以才想要外放。”

  李迪也无奈之,休说讲说,就是此子在京城也不能呆下去,若他呆在京城,范讽必须讳之外贬他州担任知州。不然一上早朝多难堪啊。再说,这也是此子的本义,也不是某胡编之。

  “为什么到江南?”赵祯很是不悦地说。

  所有大臣都有些折眉头了,你就是宠爱,不能宠得如此明显!

  吕夷简这才手持牙笏走上前来说话:“启禀陛下,此子臣未曾晤,然听家中三子时常说一些他的事,也说过江南之事,其原因有数条。他自感岁数小,阅历少,反正是勘磨时间,因此想去江南担任一县令。”

  “县令?”赵祯激动的说,奶奶的,就是外放,凭借状元也不能让他担任一个县令啊。四年才出一个状元,当真如此不值钱?他谦虚,你吕夷简也要谦虚?别忘记了,他还在教你儿子!

  吕夷简也皱眉头,感到此子当时做的决定很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