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五百四十章 太傅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女要配才子的,耶律洪基修养也不错,至于做皇帝的能力……那就不用提。

  早就准备好了,看到郑朗,耶律洪基恭贺地行了一个拜师礼。

  郑朗连忙闪身避开,你拜俺不受,说道:“殿下,不妥,我年龄轻,又是宋臣,做你的先生有诸多不便,不过臣既出使来契丹,为了两国和好,与殿下进行学问交流还是可以的。”

  耶律洪基看着父亲。

  辽兴宗说道:“基儿,无妨,你就坐听吧。”

  耶律洪基端坐于下首,辽兴宗坐于上位,郑朗只能站着,看了看这父子二人,心中百般不是滋味,想来契丹疗养也是很困难的。开始忽悠,但最终谁将谁忽悠进去了,未必可知。

  正色说道:“梁王所学之术,以臣之见,非是诗歌,最重要的是治国之道。”

  辽兴宗正襟危坐,腰杆直起来,在边上道:“是极,郑卿,请说。”

  “其实儒学重点便是养立国修身之道。”

  “说来听听。”

  郑朗想翻白眼,俺是讲给你儿子听的,不是讲给你听的。无奈,只好说道:“陛下,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己没有修养,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首要前提。家不安,则心不安于国。其次也。再到治国。可国家不可能单独存在,必须天下和平。这是最终目标。”

  “这个平不是平定天下吗?”耶律洪基不解地问。

  “非也,儒家乃是夫子之道,夫子乃是鲁国人,春秋时以鲁国的力量何能平定天下?作为中等国度,只能希望天下和平。非乃平定也。且天下之大,那一个国家能平定?”在郑朗心中这个平便是平定,中庸又不是夫子著的,乃是他后人修著,与鲁国有毛的关系?可这个诡辨比较行得通,况且契丹境内的儒学,也是一种近乎墨家的儒学,以和平仁爱为主。忽悠开始。

  郑朗又说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想知道治国之术,必须知道契丹的所处环境。”

  “什么环境?”辽兴宗再次抢问,也挠到他痒处,扶起一把椅子,说道:“郑卿,朕很欣赏你,赐你坐。”

  君臣之礼还得要守的,别当真坐在耶律洪基上首,自己还在契丹,也未必所有契丹大臣对自己有好感,郑朗很乖巧的将椅子挪于侧面。这个小动作又让辽兴宗眼中闪过光彩。

  不怯弱,一个怯弱的大臣君王不喜欢的,因为注定其十有**不能有作为。不能过份,不知节度,这个君王更不喜欢。

  郑朗说道:“古今往来,胡汉不易杂居,无他,汉人耕作,胡人放牧,两种生活方式不同,所以相处不和。故匈奴强大时,仅是掳掠,而不觊觎南朝。虽败,乃是不知势也,要求太过份,汉朝不能忍受。最成功的是鲜卑人,他们的做法便是汉化自己民族,结果成功入主中原,最后民族消失。即便唐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