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这是基础,纵加也不会加上三四千人。然这样一来,大家能缓一缓。

  裁一万名差官与裁五六千名差官,xìng质还是有所区别。

  曾公亮叹了一口气,实际执行下去,增官容易,裁官难,不要说裁几千名差官,就是裁几百名差官也不容易。看一看并组后,并出来的七百余京官,自己最少收到一百多封求情书信。

  但不裁怎么办呢?

  继续往下看,下面就是说如何裁的,七十以上者劝退,只要没有特别才能,强行劝退。

  体弱多病,或者身体有严重残缺,比如听觉视觉出现重大问题,严重影响到执政者,强行劝退。若中间岁数不大,身体将养好了后,重新让中书铨选。

  不作为者,对百姓残暴者,处政昏暗者,强行劝退。这一条由百姓投诉,监察司查问,交与中书裁决。即便重组,地方还会冗官,重组后,许多州县官员超标。根据前三条,各州知州与通判审核,交给监察司查问,再交与中书批准。至于各州知州通判,则由监察司根据民间反映与亲自查看后的结果,直接交与中书批议。

  也算是一种方法,不能乱裁,只裁一些无用或者不好的官员。曾公亮忽然一件事,让各州自己判断裁去何人,是将所有州府的官员一起拖下水。不然中书执行起来,反对声音更大。

  曾公亮未想到,心中只是叹道,那有那么容易的。继续往下看去。

  前者是差官,后面还有一个群体,庞大的无差有职官,三阙一,可想有多少职官?一旦有差空出来,这几年吏治败坏,无一不奔竞,也带动了整个官场作风低下。

  为何有党争,若是一个个有上古士大夫风采,象富弼那样争不了,俺就退吧,又何来的党争?这也是官场风气变坏,戾气增加的原因。

  养职官不如养差官费用大,也得要养的,有的高级职官一年也需几千缗钱薪酬。职官同样控制,治平时官员三年一迁,现在改成四年一迁,若没有特殊情况,例如重大功劳者,必须在所在官职上呆上四年,以便政策有延续xìng,省得官员来往繁频,朝令夕改。门荫制由一年一人,暂且改成一年荫一人。什么时间官员轻平到了景祐之时,什么时候重新酌情恢复。

  实际不可能恢复到景祐之年,已无形中成为新的门荫制度。其次便是节制科举进士数量。从根源上,将冗官现象控制住。

  曾公亮又是一声叹息。

  办法是好办法,但执行起来会有多难?

  重新恢复与完善监察司,其他京城各部司都在缩减,唯独扩张的就是御史台,也就是这个监察司。

  每路设一下属机构,一正使,一副使,两名文书,四名巡官。四名书吏。书吏非官。乃是吏,就是算账的会计,一路增加了八名官员。职责是巡查一路税务执行情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