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八百三十五章 杀夫案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梓州知道何郯上书。

  将水洛城再次翻了出来。当初刘沪要修水洛城,尹洙不让修,刘沪越级向郑戬禀报,郑戬同意。尹洙将刘沪抓起来毒打,包括董士廉都抓了起来。虽后来将人放掉,刘沪带伤,导致刘沪英年早逝。为什么尹洙有这么大胆子,正是因为韩琦支持,用此与范仲淹夺得权利。用的理由是刘沪不当越级上报。

  然而韩琦到了陕西,立下命令,所有与军事相关的行动,必须得到他的允许才能执行,包括筑城与出兵。

  为什么当初郑戬无权下令让刘沪修城,而如今韩琦却大权独揽?

  此乃阴盛臣强也,虽黜出相位,然韩琦与欧阳修一在朝堂为言臣,一总揽陕西五路军政财大权,继续危害国家,故地震连连。

  何郯这道奏折也太狠了。

  气的。

  第一个矛盾乃是在河工之时,与欧阳修摘桃子无关,那是郑朗心甘情愿让欧阳修摘桃子的。与浪费无关,欧阳修初来乍到,浪费是谓必然。乃是排挤,欧阳修总掌河工收尾工程时,以为何郯程师孟等人皆是郑朗的亲信,逐一排挤打压,积累了许多矛盾。

  第二乃是濮仪之争,何郯看不下去,曾经上书,欧阳修也看不惯他,因此作为一个赫赫有名的老臣,河工有功,非但没有迁,反而到了梓州。梓州是什么地方?就算打压,最少以何郯的名声资历政绩,也要弄一个河北两京州府知一知,居然调到梓州去了。这种事,吕夷简也未必能做得出来。况且人家吕夷简是一代名相,你们俩,算是什么玩意,整差一点使国家走向灭亡道路。

  用韩琦的矛攻韩琦的盾,顺便弹劾欧阳修。犯下如此大错,还好意思呆在京城做什么?

  仇恨这两人的大臣远比仇恨郑朗大臣多,何郯这份来自西南的奏折,再次提醒了他们。既然不是郑朗导致的地震,那么就是韩琦了。

  韩琦思来想去,不行,看样子呆在陕西,总掌五路军政财权,招人眼红,还是得退吧。

  再三上辞呈,西北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还是让臣回相州养老吧,以全臣晚年太平。

  千头万绪,郑朗最后也管不了。反正没有韩琦在陕西,也不会有多大问题,只要不在永乐城上犯错误,这段时间交锋,宋军一直是胜多负少的。但他还在等,等一篇十分十分重要的文章。

  秋收快上来,未到向天下百姓公布财政的时刻。

  但一些重要大臣心中有数,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当然,只是不错,比去年情况好转了,仍存在严重的问题。滕甫未下去之前,赵顼让司马光与滕甫同看详裁国用制度。

  不用好年光做比较,以前比较的皆是好年光,依然缺少说服力。现在用庆历二年国家开支来做相互的比较。庆历二年,正是陕西战斗最激烈的时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