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3章:元夫人的见闻_史上第一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中可是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关注民生就等于关注市场,民生是最能反映一个市场好坏的标准。

  米粮盐等生活物品的价格涨跌,直接可以反映出当地的经济建设。

  这可不是后世,在这个交通十分不便的时代,一个地区的经济就是一个单独的市场。

  外地除非是大批量投入货物与钱财,否则很难影响到当地的经济。

  元夫人价格元烈阳这么多年,多少懂一些这方面的东西。虽然没有元烈阳那么精通,但是走马观花的看下来,再加上元瑶在一旁解说,才明白大理如今到底是有多富有。

  外行人或许只是看热闹,觉得大理有钱,汇集天下商贾之地,税收收到手软。元夫人这半个内行人却是从百姓出发,看到了大理最为根本的富有。

  什么叫藏富于民?家中有粮,心中不慌。百姓们一个个穿着得体,孩子们有书读,能识文断字,人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就叫藏富于民!

  甚至元夫人还看到了几起官司,有百姓跟官府据理力争,辩驳的官府人员哑口无言。

  这是开民智!

  秦凌云在大理的所作所为,完全颠覆了元夫人的三观。

  女子上街务工比比皆是,就连官府之中也有女子为官,这是要逆天啊!

  这一套若是用到乾朝,怕是会被那些读书人给喷死。

  这大理难道就没有读书人吗?

  好奇之下,元夫人问了元瑶。

  元瑶一想起这事就笑了起来,搂着母亲的臂膀说道:“大理有读书人,而且不少,都是乾朝来的。起初他们也是反对夫君如此乱搞,不然就不在大理授课,可是母亲可知道夫君是如何应对的?”

  元夫人摇头,元瑶捂着嘴偷笑道:“夫君直接拿钱将他们的坚持给砸碎了,只要愿意在大理教书的,房子土地全分配,在校吃住全免,聘请的薪金更是比之他们在乾朝之时高了百倍。这么一套动作下来,除了极个别的死脑筋回了乾朝,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视而不见。”

  顿了顿,又想起了有趣之事,说道:“就是那些回去乾朝的,说了一番在大理的待遇,不但没引起那些读书人的同仇敌忾,反而又有许多为了高薪而来教书的。”

  还可以这样?元夫人听得目瞪口呆,他倒是知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但问题是那些读书人不是最重气节吗?坚持呢?他们怎么就会为了五斗米折腰?

  知道自己母亲在想些什么,元瑶轻声道:“夫君给他们的房子可都是独栋小别墅,就是临安度假村的那种,那可是非富即贵才能享有的。而且夫君找来的读书人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久不中地的一些年轻人。家中都快揭不开锅了,谁还会去管其他。”

  元夫人这才恍然,气节是要有,坚持也要守,可事关自己的肚子,其他皆可抛。秦凌云这是定点招人,专门找那些食不裹腹之辈,这才以利诱之。

  一路走好一路看,元夫人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新奇事物那是一件接一件。

  就这样,半个月后,大队人马终于到达了大理城。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