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9章:回程_史上第一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整日里往返于元府,只为多陪伴二老。

  对于秦凌云的家眷都来到临安,这自然不是什么秘密。

  朝中的许多大臣尽管对此颇有微词,认为他们乃是大理的王室,这样不声不响的就来到临安,于理不合。

  而且他们不住在鸿胪寺,而是住在秦府,并且日常行走根本不顾及朝廷和大理的体面,想怎样就怎样,实在有失体统。

  这话传到了陶季辅耳中,他让人传话给那些大臣,你这话可敢当着秦凌云的面说?

  若是不敢,就闭上嘴,小心祸从口出。老老实实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看不见就行了。

  这话一出,再无人敢置喙此事,大家统一的闭上了嘴巴,只当不知道。

  唯一无聊的可能就要数金妍姿了,不过她此时已为人母,孩子又小,整日里在家中陪着孩子也不会觉得太过无趣。

  对于吐蕃的战事,乾朝上下都保持着一致的沉默。

  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吐蕃比邻乾朝,如今秦凌云亲自过去引爆他们的内战,乾朝众人自然乐得看他们自己削弱。

  包括让姚奇领临安军前去堵截,都出奇的无人反对。

  只是后续没人想到铁木真会横插一杠,居然又玩起了老套路,以西夏为威胁调回临安军。

  至于秦凌云这之后在高原的一系列操作,三权分立这些,乾朝上下无人得知。

  秦凌云也没告诉任何人,毕竟这事若拿到乾朝来说,就是大逆不道。

  削弱王权和统治阶级,以律法来治国,这在儒家学士看来无异于是在挑战他们的权威。

  这事法家才会干出的事,这是要掀翻儒学正统!

  当然,这事相瞒也瞒不住,迟早会被乾朝的人得知,只不过等他们知道,吐蕃估计已经彻底稳定,起码是表面上稳定了下来。

  到了那时,秦凌云会以另一种方式来告诉乾朝的众人,法家治国,并不比儒家那一套要差,可能还要好上不少。

  而且他在吐蕃推法家,关乾朝什么事,他们根本管不着。

  至于有人是不是会猜到他此举别有用心,呵呵,猜去呗,只要跟王珏解释清楚这件事的始末以及由来,底下的人爱怎么想就怎么想。

  秦凌云回到大理的同时,他的信件也送到了临安。

  王凝雪等人的临安之行便彻底宣告结束,父母亲人依依不舍的挥泪告别,王凝雪的母妃甚至得到了王珏的首肯,让她出宫送行。

  这一别,再相见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亦或者这一别就是永别。

  王珏不能亲自来送行,自然不会阻止王凝雪的母亲前来。

  元烈阳今日也特地请假不上朝,陪着元夫人一起为女儿送行。

  临安城外,在临安军的护卫下,王凝雪与元瑶二女哭得成了泪人。

  “母妃,女儿不能在您身边时刻尽孝,望您多多保重身体,莫要为女儿担心,我在大理一切都好,夫君爱护,儿子乖巧,勿要担忧。”

  “爹爹、母亲,女儿不孝,不能承欢膝下。往后女儿不在身边,千万保重身体。将来若是得了机会,女儿定会再来临安尽孝。”

  几位老人眼含热泪的看着自己的女儿,然后亲手将他们送上马车,目送着他们的离去。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一去,又何止千里。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