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章,日子越过越舒服_定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人当先生,也确实太不靠谱了一些。

  可惜,李老头想看他笑话的希望,是实现不了的。情难以堪的局面,是不会出现在他的身上的。

  倒是他,却想看看,自己如果在学堂里,引经据典,博古通今,李老头儿的下巴会不会掉下来。。

  算了,还是不要让他下巴掉下来吧,自己也不想出这个风头,差不多能混得过去就行了。

  就这样,苏三工作的事情,就在双方家长的商谈下,确定了。

  李老头还一本正经地算了一个日子,用大红的柬子写就,备上请先生的礼品,正儿八经地下了定金礼,竟然吹吹打打地送到了苏府。

  苏老爷子是哭笑不得的,苏三这只鸭子是赶上了架,可怎么下来,就不知道了。

  苏三看了请柬上的日子,倒还有段时日才是所谓的吉日。左右还是无事,白天,便仍旧往湖边去钓鱼,其余的时间,多是看看书,练练字,再不然就是与玉儿还有下人们斗斗地主,日子过的真是舒服。

  扛着竹竿,天才微微亮,便往东湖慢慢行来。一路走过,大多数店铺并没有开张,只有买小吃的早点摊,还算有点人气。武陵人生活的安逸,这一点从早晨的街道,并没有多少行色匆匆的人,可以看出。

  沿着街道走到头,可以到东湖边上。湖边有条可供马车行走的大路,绕着东湖向远处伸展。

  绿树浓荫下,或可看见露出一角的庄院,偶尔也能听到几处农家院子里传来的鸡鸣,四面一派悠闲的田园风光。

  他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切,与一脸没有睡醒的玉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都让她不要来了,却偏偏不肯听话。

  “苏小友,早啊!”

  开口的老者姓公孙,看穿着应该薄有身家,其人谈吐风雅,语言之间颇有独到见解,应该是见过些大世面,经历过许多风雨的人物。

  他猜公孙一定是做过官,在这个社会,只有曾经身居过高位的人,才会有不同一般的见识。在民智未开的古代,有学识的人和一般的乡野老头,区别还是很大的。。

  公孙从不与人争执,往往是见机不对,便把话题不动声色地扯开,说话让人如沐春风。

  常在一起钓鱼的另一名老者,姓周。相比之下,就有些倨傲了。总是对他的话,加以反驳,把他说的那些钓鱼经,批得一文不值。好笑的是,真正钓起鱼来,最先彻底接受他说法的,却总是他。

  苏三从不与这老头儿计较,不管他怎么说,也只是微笑地听着,听完了也就算了,并不往心上去。这种态度,倒是让其他几个老头儿,大感奇怪。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我却是晚了。”他呵呵地笑着。

  公孙老者应该就住在附近,每次都比他早到,这些人里,他是最醉心于钓鱼的了。那个周老,则三天打鱼二天晒网,时常见不着踪影。

  “这几日不见你来,老头儿我雨中垂钓,收获竟然颇丰,便是那不常见的大红鲤,也曾拉上一尾,哈哈。。。。”

  “哦,那我还是早点回去算了!”

  “喔,怎么说的,就要回去呢?”

  “鱼精都被钓走了,哪里还有鱼敢吃钩的,岂不是要早点回去了。”

  “什么鱼精?不过是条红鲤而已。”

  “难道公孙老友没有听过,‘鲤鱼跳龙门’的故事?那么大的红鲤,可是要化龙的,岂不就是成了精的鱼?”

  “小子荒谬,再说下去,就成了小老儿钓龙胎了,传出去,可是要杀头的。。。”

  “呵呵,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休想赖在宁远的头上。”

  二人哈哈一笑,便只坐在一处垂钓。渐渐地钓鱼的人才多了起来,直到日上三竿,周老头儿才带着二名小厮出现,却不往别处去钓,偏偏要挤在公孙与他中间下竿。

  定国最新章节地址:

  定国全文阅读地址:

  定国txt下载地址:

  定国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四章,日子越过越舒服)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定国》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