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章.钢铁之咆哮(二)_日在地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苏联毛子的字典里,很多词,诸如害怕、规矩、理智、戒酒等等等等,和“放屁”基本属于同义词。所以xìng格很毛身材也很毛的毛子飞行员可以喝两口伏特加满嘴酒气的开着发动机涡轮盘上打着加固销钉的战斗机上天玩杂耍;这等牲口同样可以驾驭机械零件jīng度糟糕,水平和垂直飞行之间的转换机构“有点”笨拙,机身材料是高强度合金钢的“新型”战斗机――米格-24。

  没喝醉的“雅克-38”驾驶员曾这么评价这种怎么看都是典型三代(注1)机的玩意:多了两个洞的大号米格21。

  它那“可爱”的机头进气道带来了低劣的机载雷达,机翼中部的两台大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使得本就不高的机翼负载降低到不可接受的程度,机身部分的主发动机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垂直起飞……

  所以,米格24的载弹量只有区区六发“套娃”多功能破片导弹,雷达一次只能锁定一个目标且距离十分有限,高速状态机身抖动,回旋xìng能低下,机载系统清一sè的电子管,作战半径只有区区320公里……

  但是,被国防部挑选来的空战jīng英们依然乐于驾驭这种从外形到xìng能完全落后于时代几十年的老式战斗机――特别是当他们发现包括米格29和苏27战机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连基本通讯保障都无法做到,相比之下米格25的电子系统都显得可靠得多。

  这也是尤里无法依靠传统苏联空军的原因,修改整个武器接口和改造磁暴电路,调整通讯装置的功夫不亚于重新设计一架飞机。到头来还不如选用飞行xìng能低下却可以在电磁屏蔽环境下作战,并发shè“套娃”导弹的米格。

  里耶维奇.奥卡尔萨正是被尤里选中的典型苏联飞行员。1992年1月7rì这一天清晨,他驾驶着米格24从红军临时平叛指挥部戈梅利市机场起飞,自动飞行系统载着他向南低空飞过普里皮亚季河,飞过荒废的切尔诺贝利市,穿越荒凉的无人区;沿着前点一个狂躁的电磁信号源,他看到了横陈在低空的恐怖――“基洛夫”重型战斗飞艇。

  奥卡尔萨不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返祖”的空中死神,他闭着眼睛都能报出“基洛夫”的参数:全长250米,高47米,重680吨,搭载的五个螺旋桨作为方向控制器,主推进器是使用分子化合燃料的火箭喷shè引擎,威吓xìng十足的鲨鱼嘴涂装足可以吞下一架客机;伊尔76运输机在这种庞然大物面前只是没长大的孩子……

  他原本也是要登上这种巨型飞空艇,只不过在政治审核时被告知“空艇内超过两百平米的奢华控制室将会有一位勇敢的、无谓的、绝对忠诚的政委大人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