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24章 重男轻女的妈(十一)_nph含骨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问题。

  “你、你儿子?”热心的大婶顿时被何甜甜转移了注意力,赶忙低头看了看。

  好家伙,还真是个带把儿的啊。

  这奶娃儿养得真好,那小手、小脚,胖乎乎的就跟藕节似的。

  有人逗弄,还会留着口水的咯咯笑。

  看着就让人稀罕。

  忽的,大婶似是想到了什么,凑到何甜甜耳边,压低声音问了句:“这孩子,是、是你从外面‘抱’回来的?花了多少钱?”

  就这么一个几个月大的男娃,肯定值好几千!

  “哎呀,什么钱不钱的,没花多少!”

  何甜甜说着大实话,但却没人相信。

  隔壁村的范老大一家虽然被抓了起来,周围也很少有人公然买卖女人和孩子了。

  但行情,大家都有数。

  像这种两岁以下的健康男娃,最少也要两千块钱。

  长得好些,或是年龄再小些,估计都能卖个三五千。

  看看何甜甜和赵小丫一身的狼狈,再联想到没有跟着回家的赵大妞,大婶瞬间脑补出了“真相”——

  “何小田”一定是拿着赎赵大妞的钱,买了个儿子。

  兴许钱不够,这对母女在外面要了好几个月的饭,才勉强凑齐了。

  对,一定是这样!

  可惜啊,“何小田”就算抱了个儿子回来,也晚了!

  她男人赵宝柱已经跟小寡妇睡到了一张炕上。

  人家小寡妇那两个儿子,一口一个爸的喊着赵宝柱,早就把这个想儿子都想疯的老绝户哄得晕头转向。

  别说一个“抱养”的儿子了,估计就是亲老婆、亲闺女,赵宝柱也不稀罕喽。

  果然,何甜甜故意装着糊涂的模样,拉着赵小丫回到赵家的时候。

  发现人家小寡妇母子三个,早已鸠占鹊巢。

  没有离婚就把别的女人带回家,这在农村还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尤其是“何小田”一走就是好几个月,虽然往家里打过电话,但一直不见人啊。

  赵宝柱就故意做出受害人的模样,说些含糊其辞的话,让乡亲们误以为何甜甜是受不了赵家的贫困,带着孩子跑掉了。

  虽然,这话村里人没有几个相信,却也让赵宝柱把小寡妇接回家,找到了一个正当的理由。

  老婆闺女都不见了,他一个大男人不能没有女人照顾。

  赵宝柱的姘头不是有夫之妇,而是个死了男人的小寡妇,他们睡在一起,并不算伤风败俗。

  而且吧,村里人都能理解赵宝柱,人家小寡妇可是带了两个儿子呢。

  最小的那个还不到两岁,根本不记事儿,从小养着,就跟亲生的一样。

  男人们固然不愿意给别人养儿子,但,也总好过当老绝户吧。

  小寡妇带着两个儿子搬到了赵家,短短三五个月的时间,两个儿子就都改了口。

  从早到晚“爸”、“爸”的叫着,赵宝柱只觉得自己仿佛整个人都活了过来。

  他不再偷懒,不再打牌,而是开始下地干活,空闲了还跑去找大哥跟着学做木匠活儿。

  小寡妇也是个勤快的人,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

  赵宝柱忙了一天回来,总能喝上热水、吃上热饭,大儿子还会给他打洗脚水。

  什么叫老婆孩子热炕头?

  赵宝柱彻底体会到了。

  他全然忘了,曾经的何小田比小寡妇更能干,更贴心。

  赵宝柱的爹娘、大哥等一众亲人,也都觉得小寡妇更好。

  不说别的,小寡妇脾气好啊,不会像何小田似的撒泼打滚。

  偶尔亲戚来赵家借个东西,小寡妇也不会防贼似的盯着人家,更不会摔摔打打、指桑骂槐。

  两边的邻居更是把小寡妇夸成了一朵花,直说赵宝柱早该休了何小田,把小寡妇娶进门。

  从村口走到家门口,一路上,赵小丫听到了很多风言风语。

  聪慧如她,也似乎猜到了什么。

  赵小丫用力咬着牙,小拳头握得紧紧的。

  她在心里暗暗发誓,如果爸真的为了那个小寡妇不要他们母子几个,那、那她就再也不认赵宝柱这个亲爸了!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