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5章 宫斗不如造反(十二)_nph含骨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错!”

  永承帝手底下的人手不多,却有小猫两三只,总给他打探一些消息。

  再不济,在宫外他还有郑家呢。

  郑有粮是个憨货,但他与胡氏的两个儿子十分伶俐。

  靠着他们,永承帝知道了不少京中的八卦。

  比如,谁与谁家有些私怨。

  再比如,哪个勋贵嫌弃家里的黄脸婆,偷偷养了外室,结果被母大虫堵在了外宅里。

  再再比如——

  虽然没用的市井笑话比较多,但永承帝还是能够从中提炼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就拿定国公陶勇来说,他是先帝最得用的旧臣之一。

  大渊建立后,凭借战功,陶勇得封开国县公,世袭罔替,位列六大国公之首。

  最要紧的,他还是朝中的大将军,手里握有二十万精兵。

  当然,永承帝特意把他挑出来,不单单是为了兵权。

  毕竟永承帝心里有执念——要娶世家女做皇后!

  陶勇不是世家子,但他发迹后续弦的妻子出身世家啊。

  虽然只是个落魄世家的旁支,然而人家只凭一个姓氏就足以抵消一切。

  两人成亲后,生了一女一子。

  女儿在家中排行第六,今年十四五岁,尚未婚配。

  “……成国公也还不错,夫人虽然不是世家,却也是一地望族。”

  永承帝兀自琢磨着,将京中那几个勉强上得了台面的勋贵人家的女儿都过滤了一遍。

  看看这个,盘算盘算那家,他始终下不定决心。

  唉,有权有势,对先帝也足够忠心,唯恨不是世家啊。

  永承帝颓然的坐到榻上,不禁有些心烦意乱。

  “陛下,冯中书令来了!”

  就在永承帝又开始迁怒“何太后”的时候,小内侍跑来回禀。

  “冯师傅来了?”

  永承帝眼睛一亮,对啊,他还有冯师傅。

  冯中书令,也就是永承帝口中的冯师傅,名冯寿。

  他是先帝留给永承帝的三大辅臣之一,亦是先帝最信任、最器重的人。

  当年起兵的时候,冯寿就是军师,学识渊博,善于谋断。

  冯寿出身世家,却因为某些原因而与家族决裂,成为了豪门弃子。

  沦落江湖,成为草莽。

  他吃了许多苦,更是几经生死,他对家族,乃至整个世家阶层都充满怨恨。

  先帝当年还没有起兵,作为领兵的副将,浇灭山寨的时候,遇到了愤世嫉俗、一身反骨的冯寿。

  随后天下大乱,群雄四起。

  冯寿便积极的劝说先帝“谋大事”。

  当然,也就是造反啦!

  先帝会起兵,确实有他自己的野心,但冯寿的撺掇、谋划,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先帝南征北战的时候,冯寿更是献计献策,运筹帷幄。

  说他是先帝麾下的头号功臣,一群牛皮哄哄、谁也不服谁的开国武勋们,却没有半点不服气。

  这位冯寿先生着实是个奇人。

  大渊朝建立后,冯寿并没有谋权夺利,接受先帝的高官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