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6章 劝战(二)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北还是深山老林,数来数去,就只关中产粮最多。

  所以才有“关中熟,天下足”的谚语。

  自秦之始,至宋以前,只有得关中者才能得天下。究其根缘,便是因为这千里秦川,百万倾良田。

  也不怪萧衍眼热,三言两语就被元怀和于忠给说动了心。

  当即便有将领凑着趣:“都督所言甚是……今朝之后,关中再不复为魏土,而是我梁境也……”

  附和声一片,甚至已有军将憧景,此胜之后,可由昌义之向皇帝请奏,能否予诸将在关中赐些封田。

  昌义之点头敷衍着,但心中很是不以为然。

  元魏又不是纸糊的,哪有那般容易?

  自道武帝建国,数帝皆为明君,一年胜过一年,一代强过一代,国力日渐兴盛。

  反观南朝,自东晋以来内斗不止,数朝皆是以下犯上、以臣弑君得以窃国。此消彼长之下,元魏强于南朝多矣。

  若非有柔然牵制,消耗了大魏近七成的国力,这天下早就大一统了。

  便是因钟离之战,元魏由盛转哀,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可能只一战便致元魏亡国。

  昌义之只期望真如元怀与于忠所言,只要胜了这一战,元魏便会狼烟遍地,反贼尽起。

  也就只有那时,南朝才得以有龃龉关中,乃至北伐的希望。

  心中转着念头,昌义之又沉声问道:“景俊,某之前遣你往汧源城,请济阴王、于领军等予午后入我帐中商议,他二人是如何回应的?”

  “秉县候,于领军称:最迟午时,吐谷浑统帅伏罗大人便会抵达汧源,故而等伏罗大人来后,定会并济阴王一道来拜会都督……”

  成景俊恭身应着,心中却犯着嘀咕:自予汧源城中见过于忠,回返后向昌都督复命,他这已然是问第三遍了。

  自己并不记得何处有误,于忠是如何回的,他便是如何秉报的,连一字都未差……

  正狐疑间,又听昌义之问道:“诸位可曾听清了?”

  众将齐声回道:“听清了!”

  “那便与老夫合计一二:那伏罗放着西线不守,何必赴数百里之遥,来汧源一遭?”

  “想必那伏罗仰慕县候久矣,故而前来拜会!”

  “呵呵?”昌义之顿时就怒了,“放屁!”

  正要喝令左右,将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的军将拉下去掌嘴,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呼喝:“县候:济阴王殿下、于县公,并伏罗大人已至营中,请县候一唔……”

  终于来了?

  昌义之悠悠一叹:“回营!”

  ……

  听闻昌义之到帐外,元丽、于忠、伏罗三人不约而同的起身,齐齐迎出帐外。

  昌义之只是一眼,便知哪位是元丽,那位是伏罗。

  一个束着长冠,另一个却扎着辩子,用脚趾头也能猜的出来。

  昌义之远远的就抱起了拳,朝着居中而立的元丽做着揖:“久闻济阴王之威名,如今有幸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