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打消顾虑,科举革新_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背后都是陛下的一番苦心。

  朝廷..缺人啊,联想到近来陛下训练新军、搬迁王恭厂、恢复商税,这一切都是在布局。

  其实不怪黄立极,哪怕是时至今日,都没人将辽东之外的鞑子看作威胁,只认为是蛮夷偏安一隅的动荡,还以为鞑子还是那个对大明俯首称臣的鞑子。

  可朱由检却心如明镜啊!

  那北方的皇太极是什么样的人,他再清楚不过了!

  文治武功样样精通,善用汉臣,禁止旗人对汉人滥用私刑,仅仅数年利用汉人就编制出甚至高于眼下明军战斗力的汉八旗。

  完善后金的体制问题,将大权彻底的从分散场面集中到他一人之手,其中不可谓不艰难。

  黄立极也不能再不开口了。

  “微臣惶恐无法替陛下分忧..可这开科考试的钱从何来,臣实在是没办法啊..”

  别的可能有困难,要是现在直接说钱的话,朱由检还是有点自信的。

  “此番开科考试,乃朕之所意,期间开支从内帑单列,并且不止这样,此番考试将定于崇祯元年一月举行,并且设立地方大明考试院,未来将不止这一个考试。”

  “要记得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先将框架搭起来,若是地方发现贫困学生,想要参加此次科举却无力承担期间开销,一律由地方考试院承担,未来所有关于各类考试职权,将全部收至京师!”

  黄立极闻言此番才算是彻彻底底的明白了朱由检的意图。

  挥挥衣袖,整了整原本因快步前来导致凌乱的官袍,目光间带着一丝坚毅与果断,跪倒地上高呼遵旨。

  朱由检放心了,此事交给黄立极要比魏忠贤好得多。

  毕竟黄立极算是正经从大明科举制度中一层一层筛出来的读书人,虽无挽救大明于危难之中的大才能。

  但也算是眼下为数不多的可用人才。

  “这次考试,不仅意味着我大明将科举彻底洗刷一遍,还意味着大明科举之科目从八股文章、那圣人文学中摆脱了出来,我大明眼下要的不是满口之乎者也的书呆子,更要那些真正有才华的士子!”

  “此番考试,由朕亲自拟卷,其中将涵盖地理、数学、杂学、历史、民情、天下大势之见解等等方面,且考生答卷将全面禁止八股文章作答。”

  黄立极愣在当场,原本在他以为,所谓皇爷亲自拟卷只是考题不同,眼下看来却是大错特错。

  “不必惊愕,之后朕做的事情还多着呢!”

  接见完黄立极,这次的科举革新算是彻底要落在实处了,而朱由检眼下也算是除过北方鞑子袭扰这事以外,短期内不准备上马新事宜了。

  不仅是要理清眼下大明之局面,更重要的是要给这一番布局足够的发酵时间。

  事虽繁杂,局势虽危急。

  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朱由检也清楚。

  黄立极走后的朱由检再次伏案在旁批阅折子的时候,心态明显松了很多,紧着的那条心弦似乎也被调松了。

  廉政爱民,将成为大明新一代官员的主旋律,贪腐渎职也将成为让所有官员不敢碰触的高压线。

  另一方面,朱由检却始终没有停止关注。

  那就是王恭厂!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