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_什么是佛坛?佛坛是什么意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酒当作水喝了,成果神志隐约,恰巧邻家的公鸡飞来,他便将鸡捉来杀了,这就同时犯下了盗戒和杀戒,然后,邻居来寻鸡,他推说没有看见,又犯了妄语戒,而邻居又是位英俊的少妇,他一时兴起,成果邪淫戒也犯了。所以,佛教倡导禁酒,重要是为掩护前面四条戒。当然,也有开许的时候,如果是生病须要酒来治疗,仍是许可的。

  二.持六念

  在家除了受戒而外,还要常存六念。

  (1):时时忆念佛的功德,以佛作为学习的表率,以作为目的。

  (2)念法:时时忆念法的殊胜,以此鼓励自己不断探求。

  (3)念僧:时时忆念贤圣僧的清净梵行,以此造就降生的心态。

  (4)念戒:时时忆念佛所制订的戒律,以此对比自身的行动,反省自己的行动举止及起心动念是否符合戒律的规范。

  (5)念施:在生涯中随时辅助他人,无论是仍是我们所学到的佛法,只要别人须要,都要设法予以满意。

  (6)念天:的由他们的善行而来,我们想有美妙的未来,就要多积福德。

  三.护持佛法

  皈依之后,就是佛的弟子了。既为,当作佛事,我们都应以护持三宝为己任,使佛法在得到普遍的传播,使更多的能够获益。

  在皈依三宝后,有些事是我们应作的,有些事是我们不应作的,这些称为皈依学处。皈依学处分为三宝共同的学处及不共的学处。共同学处是皈依三宝后该守的行持;不共的学处是指因为皈依了三宝中的某一宝而该作或该戒的事行。在不共学处中,分为该戒除避免的事行及该奉持的事行两种。该避免的事行称为遮止学处;该奉持的事行称为成办学处。遮止学处有三条:

  (1)因为皈依了佛,我们不宜再依止世间各种天神、土地公及龙族等等。这些生命形式,不过是与我们一样的凡夫而已,并未超脱,所以绝无能力利益我们的未来生,亦不堪作我们的依止对像。这些凡夫众生,的确有少许能力,但却并无像佛陀般的及悲心。在我们这类众生时,他们或许会把少许世俗上的好处给我们;但一旦忘了供养,他们可能像人类一样小器,马上便会反脸、施害我们。作为佛教徒,我们亦不宜与父母及家人不协调。如果你的家族一向有祭天、祭地等传统,我们亦可以参与供养。在供养时,我们应以同辈友人的心态作供,奉上水果及茶等,请他们给予世间顺缘或起码不要加害,但我们不可以由心依止,否则便积下了于未来生为他们的下属,而且亦违犯了皈依佛的遮止学处。

  (2)既皈依了,我们便要依止佛陀的教法行持,不应作与佛违的事。在正法中,最中心的基础便是不可伤害其他性命,包括昆虫等。所以,我们至少要做到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