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3章 育苗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食养活大批人口。但,它的最大缺点就是表皮含有毒素,必须去皮浸泡处理后才能食用,相比起甜蜜无毒的红薯就显得十分麻烦,味道、口感还不如红薯好。

  据说,在最初传入华夏时还有不少人误食中毒而死,搞得人心惶惶,个别地方甚至出过有人守着木薯饿死的荒谬事。

  不过,李絮更看重的还是木薯的副产品加工线,可以制成芋圆、西米、珍珠等做甜点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要是能搞到一批木薯,扩大生产种植,她还能怂恿袁老爷开多几间奶茶铺子,她专门给对方提供原材料就能轻松赚上一笔。

  现在只能发白日梦。

  早知道,当时就该先跟哱罗来的那艘船打听一番,没准船上就有现成的木薯呢?不过转念一想,先跟对方建立和谐关系做生意,再端了对方老窝,断了人家的财路,这好像有点太无耻了。再者,那艘船运的大都是奴隶,货物很少,不一定就带了木薯。

  算了,哱罗至少比大洋彼岸的火国近一些,从航海者们的描述上来看跟大靖同在一片大陆之上,沿着海岸线就能抵达,下一批船队的到来应该不会太久。

  因为带来木薯在哱罗有种植的好消息,李絮对名为棠差的新员工另眼相看,口头考察过对方的种地常识后,就风风火火给四人下达转岗通知。

  巴扎三人很高兴,他们巴不得可以离那些娇弱的厨房器皿远一点。干了半个月活,工钱还没领到手,隔两天就要被主管在小本本上记一笔账,最后也不知道能领到多少,指不定还要倒扣,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他们再也不想过啦!

  还是种地好,田地没那么娇弱。

  棠差也很乐意。

  哪怕种地比作坊的活计辛苦,天天要晒日头,但,转岗后待遇不仅没下降,还涨了三成工钱,这还有什么好不满意的?

  李絮算了算,现在总共三十八亩地,人均十亩地不到,刚好让这四个汉子去耕种,工作量算是比较适中的。

  地有了,人手也有了,就差红薯苗到位了。

  育苗需要一点时间,正好趁这段时间将前置准备工作安排好,如,给四人解决吃饭、住宿的问题,那些久不耕作的田地也需要翻土松一松。

  得知即将耕作的土地是沙地,棠差还主动提议,去树林里挖一些土来跟沙土混合,算是纯天然施肥法。

  李絮愈发对他高看一眼,决心以后把他提拔为种田小分队的管事。不过,前提是他的大靖话能学快一点,现在还是没法做到流利沟通。

  不比颂善,在这边待了半个月口音都变了,再配上她那张脸,慢慢说话基本上不会被人发现是外邦人。

  种田小分队在刨地之际,李絮在精心育苗。

  艾伦弄来的那口烂木箱里总共有十来只红薯,大小不一,还有部分身躯腐烂——因为在船上没有得到良好的照料,烂木箱的土壤环境太过潮湿。

  不过,潮湿也是把双刃剑,至少它们还完好的另一部分身躯大都冒出了绿色芽叶。

  李絮小心翼翼将它们腐烂的部分切掉,带着小苗的部分则切下来放到清水中培植,等到生出根须即可移栽至土中。剩余红薯则切成大块,以木签刺入,悬挂固定于水钵上方,使其下半截身体浸没在水中,放到日晒充足、通风的地方等待发芽。

  放入清水中培植前,她还特地将其放在高浓度白糖液中浸泡数个时辰,这是取材最方便快捷的催生方法。

  如无白糖液催生,发芽至少要半个月,但,只过了七八日,那些红薯块上就生出一丛丛带叶嫩芽,绿意盎然。芽苗生根就更快了,一两天就能看到柔软的白须须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然而,饶是李絮已经努力精打细算,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十几只红薯也就勉强让她分成七八十株矮小的幼苗而已。别说三十八亩地了,就连三分地都种不满!

  约好来接收神秘海外作物种子的何大友有点懵:“这……怎么就这么点?”没说出口的后半句话是,买那么多地是不是太浪费了啊?

  李絮佯作镇定,一摆手:“海外的种子不好培育,这已经算是多的了。别担心,我在书上看到了培植的方法。只要他们认真照着去做,很快就能全部种上。”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