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八章 天为刀俎,人为鱼肉(一)_我为红楼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淳不过只是个小小的正七品县令,初来乍到,年纪小,资历低,还出身于商贾之家,祖上世代做点小生意,是当下正统所排斥的群体,三甲进士的功名也不算高,家中又无在朝为官者,势单力薄,毫无底蕴可言,更重要的是他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品行高洁,清正廉明,对官场上那些心照不宣,约定成俗的陋习深痛恶绝,刚一上台就着手彻查手下所有的大小官吏,把贪赃枉法的县丞和县主簿全送进了刑部大牢,铁面无私,克己奉公,和李基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按理说,像这样刚正不阿,不愿和光同尘的人会很难在尔虞我诈,沆瀣一气的官场上有一番作为或者生存下去,最好的结局可能便是当个十年八年的县令,再调到府衙做个贰官,如果不因知法犯法而被罢官夺职,抄家流放,一辈子也就在其他官员的孤立和针对中平平澹澹的过去了。

  可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迥然不同,除了为民服务带来的劳累,他活的很好,顺心顺意,无烦无恼,平级的其他县令和下属的县丞、县尉和县主簿等大小官吏对他毕恭毕敬,知府、同知和通判对他礼遇有加,整个开封府没人敢给他脸色看,更没人敢当面说他一句不是,即便是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寝其皮的仇人也只能选择敬而远之,原由无它,只因为他刎颈之交,情比金坚的同年好友是当今天子身边首屈一指的近臣、宠臣和大红人。

  谁敢对他不利,一定会引来贾瑜不死不休的报复,天涯海角的追杀,所以他不是县令,而是巍然屹立在开封府境内的大爷,得当成祖宗一样供着,但他并没有“仗势欺人”,他只对玩忽职守,招权纳贿的下属们毫不留情,把所有的温柔都用了良善者的身上,耄耋老人们亲切称呼他为“淳哥儿”,把他当成自家儿孙看待,垂髫小儿们四处传唱着歌颂他的童谣,整个密县十余万百姓没有不说他好的,万民伞、万民被、万民衣堆满了一整个房间。

  大半年前,朝廷颁布一项前无古人的新政策,责令各县建立孤儿院,陈淳收到指示后立即响应,不仅亲自出面选址,还带头捐款,把自己所有的俸禄全部拿了出来,但数额并不多,因为大部分钱都被他断断续续拿去救助穷苦百姓了,他便写信给家里,把得来的银子全用在孤儿院上面,时至今日,密县的孤儿院已经收养近三百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孩童,一跃成为开封府治下六县中规模最大的孤儿院。

  他不贪口腹之欲,不好金银财宝,从来都不去烟花柳巷,勾栏瓦肆之地,至今尚未娶亲,身边没有一个女人,只有一个叫陈二的小厮伺候,他洁身自好,温文尔雅,是言清行也清的有学之士,贾瑜给他的书信中曾说“兄长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