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番外_年代文里搞建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监管,叶泠不在其位,难说其话,不过她也不会干坐着干看着,她开始动手写书——从金融的角度分析丑国与老毛子的这一场冷战,并作出预判。

  书写完之后,叶泠仔细校稿了数次,感觉书中写得太尖锐深刻,毕竟老毛子与花国现在还处于同一阵营,自己写的这么直白不好,索性就把这本书按照小说的写作方式润色了一遍,完全架空成了东方玄幻世界中两个超级王朝的碰撞。

  这样写出来就温柔多了。

  多了这么一层艺术加工,叶泠又费了半个月的时间,总算将稿件敲定,取名为《一梦黄粱》,找到科学出版社去出版了这本书。

  叶泠如今在国内也算是一号人物了,她的很多行为都会被人拿到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下去观察,万物生集团的一些决策更是会被当成市场发展的风向标,当初她送夏凯和夏旋兄弟俩出国去读书,普林斯顿与帝国理工在国内的口碑瞬间拉满,比哈佛牛津剑桥等的口碑都要厉害,如今叶泠出版了一本小说,究竟是要表达什么?

  上到领导阶层,下到市民百姓,中间还有一圈儿知识分子,很多人都买了叶泠这本《一梦黄粱》。

  普通人看了叶泠的这本小说,只觉得竞争残酷,深刻领会到了金融命脉被控制之后的风险,还因为那小说中轰然垮塌的王朝落寞之后王朝百姓在绝望中生活的日子感到战栗。

  知识分子就能想到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了,叶泠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真的像是她给这本书取名一样只是一个梦吗?还是说叶泠在暗示什么?

  稍微懂点国际形势与政治,听点儿广播的知识分子,都不难猜到叶泠书里的那两个王朝是在内涵什么。

  至于领导人阶层,更是一眼就看到了叶泠要表达的意思——最危险的剑不是有形之剑,而是无形之剑。

  有些知识分子觉得叶泠表达的内容太过武断,在报纸上对叶泠口诛笔伐,还有人写信希望叶泠能出个解释,但叶泠都没有回复。

  她被拉去开了将近二十天的会,每天都在讨论金融、工业、农业等问题。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为国-家划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的耕地红线是什么,保障工业安全的技术红线是什么,保障金融安全的经济红线是什么,保障卫生安全的医疗红线是什么……一个个尖锐的问题在讨论中确定了下来。

  距离九二年的元旦越来越近,首都的超市里都开始卖一些年货了,因为平安夜的到来,超市里的苹果差点卖脱销。

  圣诞节到来,西方世界进入狂欢之中,与西方世界交易越来越密切的花国也有了过洋节的习惯,有好多人都家里做上了具有花国特色的宫保鸡丁和水饺。

  洋人吃火鸡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