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九十一章 燃眉之急_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敢干涉鲜于使君的政务,但迁河东、河南、关中三十万户去安西,这也是圣谕天下之事,这批难民安知会不会就是将来迁移安西的民众,鲜于使君,如果他们是迁移安西之民,那这就是我的事,我就要过问,鲜于使君,你也曾是剑南节度使,应知干涉军务的后果,你自己考虑吧!”

  鲜于仲通见李庆安态度横蛮,口气强硬,心中着实为难之极,可让这些难民进城,他又万万不敢,无奈,他只得对李庆安拱手道:“那请大将军给我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合理,我一定照办!”

  其实李庆安要的就是他这句话,他也知道难民进城会引发骚乱,更清楚准不准难民进城确实是鲜于仲通的权限,自己若做的过分,那就是越权了,他见鲜于仲通已经表现出合作的态度,便道:“既然鲜于使君说会搭粥棚赈灾,那请让我看一看鲜于使君的切实措施,不要让我等只看到棍棒和驱赶,而看不见粥锅及帐篷,我想鲜于使君若能把这些事情做在前面,那这些难民谁又会进城去四处乞食呢?鲜于使君以为这个建议合理吗?”

  鲜于仲通刚刚上任,尚不知自己能动用多少粮米和帐篷,再加之这些难民来得突然,所以他一时还来不及安排赈灾,现在李庆安摆明了要干涉此事,他只得对手下衙役道:“速去通知万年长安两县,就说是我的命令,命令他们立刻在城外搭粥棚赈灾。”

  吩咐完,他又拱手对众难民喊道:“各位父老乡亲,我已经安排在城外赈粥,请各位乡亲耐心等候,很快就会有粮食运来。”

  明德门外顿时欢声雷动,数千难民纷纷向李庆安磕头谢恩,在他们眼中,这是李庆安替他们解决最紧迫的饥饿问题,而不是那位骑在马上的官老爷!

  李庆安对众难民抱拳笑道:“各位乡亲,朝廷准备迁三十万户中原之民去安西,我可以向大家保证,在安西,每户人家都会有自己的土地,每户不会低于三十亩,只要大家辛勤耕种,就绝不会有饥荒,全家衣食无忧,孩子们还能免费读书,老人有官府供应粮米,也不会有人来侵占你们土地,我欢迎大家去安西安家。”

  数千难民再次爆发出一片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李庆安虽然没有没有给予他们急需粥和帐篷,但李庆安却给了他们更珍贵东西,那就是希望。

  在民众们激动的鼓掌声中,百名亲卫保护着马车,缓缓驶进了明德门。

  在兴庆宫御书房的议事堂内,李隆基正和哥舒翰以及几名相国商议出兵吐蕃一事,这是一场临时召开的会议,起因是李隆基记错了接见大食特使的时间,他提前一个时辰来到大同殿,却得知要一个时辰以后,接见才开始,作为帝王,李隆基当然不会承认自己记错了,于是,他便召开了这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