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章 儒家之辩,民族概念!(求订阅)_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细的理论指导,成了王朝统治的精神支柱!

  说白了,程朱就是帝王用来麻痹天下百姓的思想工具。

  忠君爱国,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尽管程朱对于国家稳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对百姓思想的束缚和禁锢也显而易见。

  这一套理论,钳制了民众思考,让天下百姓变得麻木不仁。

  苏澈自然不喜欢这样一套理论,所以废掉北孔,册封南孔,就是想要寻找一点突破口。

  历史上的老朱比苏澈做得更直接。

  洪武二年他下诏“孔庙春秋释奠,止行于曲阜,天下不必通祀”。

  说白了,就是天下人不必祭祀孔子,只需要曲阜祭祀就行。

  然而。

  这等诏令一出,朝野大哗,所有人哭的哭,闹的闹,一个个跟家里办丧事一样,一时间整个朝堂上下,直接停摆。

  迫于压力,老朱只能收回成命。

  然后他将目光看向了孟子。

  孟子的理论是什么?

  孔子在《论语》里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臣子要忠于君主,君主也要对臣子以礼相待。

  但他没有说,君使臣如果不以礼,那臣子该怎么办?

  孟子替他解释了一下: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番话的本意是从民本角度出发,他并不主张天下百姓效忠于一姓一人,如果皇帝不能保护人民,则天下人人可诛之。

  这就是孟子的核心思想。

  此后老朱更是组织人修订了《孟子》,删去了其中诸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内容。

  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反对孟子,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并不是所谓的为了一己私欲,为了自己的江山稳固。

  而是他看透了这话的本质,认清了真正的现实。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没什么毛病,简直太好了。

  但问题是,这话只能由老百姓来说!

  一旦其他人说了,那可就不一样了。

  比如那些文官集团说了这话。

  文官凭什么代表老百姓发声,真实的意图是什么?

  可问题又来了……老百姓有话语权吗?显然没有。

  此外,以文官集团的立场来说,更有问题——你文官自己是贵还是轻呢

  这社会的本质是并不是民、社稷、君组成的,而是民、社稷、官僚、君组成。

  孟子漏掉了官僚群体之后,这句话就有被歪曲和利用的空间。

  这句话把文官集团放到了最终裁判者的地位,让文官集团掌握了“民”的代言权,把君民关系对立起来了。

  也就是说,那些口口声声说“民为贵,君为轻”的人,一旦钳制了皇权,那自然而然就成了“民为轻,官为贵”。

  宋朝就是这样的例子。

  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文官们就无节制地贪污腐败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