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2 沿海诸州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在玉龙关大破南明的另外一个名将——巩昌王白文选,紧接着又一路攻城略地追击永历皇帝,克永昌,下腾越,率军深入南缅而返。

  接下来,两人和吴三桂在磨盘山又与李定国大战,虽然打个个平手略亏,但显然残明军民是受不了如此消耗的,于是最后又逼得李放弃滇西远遁孟艮以避其锋芒。

  然而,根据历史记载,也正是磨盘山一役,清军的损失也有些惨重,士气受到影响,导致其攻势受阻,时至今日,双方其实已经进入暂时的僵持阶段。

  于是清军不得不开始就地弥补修整,不再入缅继续追逼永历皇帝,而是掉头夺占滇境残明的城池州县以事修整。

  而且此时的尚善和赵布泰两人其实早已经班师回京了,至于那些“真满洲兵”----也就是正牌的满洲八旗和汉军八旗,都留守驻防在贵阳、都匀、昆明、永昌、腾越等大城要地,而那些四处攻城掠地收刮物资的军队,不过是一些来自湖广巴蜀绿营兵而已。

  显然,与“真满洲”兵相比,这些收编自闯王张献忠部和残明军队的绿营兵们,战斗力并不强,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对于那些已经完全绝望且毫无抵抗意志的残明州县和手无寸铁的百姓而言,满清的绿营兵们仍然是一个强悍的存在,虽然他们正经打仗不怎么样,但是趁着大胜的声势夺州占县,顺带打劫掠夺老百姓的能力却很强。

  按照大清军制,绿营属于地方军,因为不是满洲嫡系,这群人是比“汉军八旗”待遇还差的“杂牌军”。

  因此每遇战事,绿营兵们往往要趁机掠夺民财作为补偿,所以相较之那些“正规军”,杂牌的绿营反而对百姓更凶狠,也更贪婪,军纪也更败坏。

  显然朝廷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为了稳定大局,也常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既然有了朝廷的纵容,于是绿营兵就更加的变本加厉,更有甚者还经常会杀良冒功,朝廷为了息事宁人,经常也不加审视,因此反而给人以这些绿营颇有战斗力的印象。

  如今,这群绿营兵们就这样一路烧杀掠劫着冲过来了。

  这就可怜了钦廉雷高诸州的残明军民们,因为天子“西狩缅甸”,顿失犄角,人心实际上已经大散,各路州县皆闻风丧胆,根本无法组织起像样的抵抗。

  每当清军接近,军民们只是惊慌失措地四处流散,在这种局面下,统领沿海诸州的陈上川居然一时束手无策,眼看着无法支撑局面,陈上川只好打起退避海岛的主意。

  然而,事实证明陈上川也不是草包,清军的情况,特别是绿营的虚实很快就被他探得,过了大约一年之后,陈大将军终于开始组织反击。

  果然绿营打劫老百姓很凶,但真遇到敢打的,结局当然就是不敌溃败。

  因此,尽管从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