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6章 144第三次工业革命_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奖速度,在诺贝尔奖史上已经能算非常快的了,可见物理学界对超导技术取得突破的渴望有多么强烈。

  陈慕武之前忽悠哥本哈根的仁科芳雄,让他离开丹麦去荷兰莱顿大学研究超导,本意是为了让本人点歪他们的科技树。

  但他现在觉得自己的那些举动,有一定的可能会无心插柳。

  如果仁科芳雄因为过多地接触到了金属铊,导致中毒,最终英年早逝的话,陈慕武可能会说,这是物理学界的一大遗憾,总有英雄会牺牲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

  如果上述情况没有发生,仁科芳雄在欧洲学有所成,平安回国。

  然后按照历史原本的发展轨迹,他仍然成为本研究原子弹的“仁计划”的负责人,那么陈慕武有信心提前几年,就为那个一衣带水的邻邦送去胖子和小男孩。

  可如果回国之后的仁科芳雄,没有发起并参与到“仁计划”当中,而是成功地被陈慕武领上了超导的“正道”,并在本国内开枝散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子徒孙,前仆后继地投身超导事业上的话,搞不好在这个时间线上,本人真能在超导研究上搞出些什么大新闻。

  虽然本也存在有不少的学术造假问题,但是和三哥比起来,还真是小巫见大巫。

  超导的一个最显著的特性,就是电阻变成了零。

  可是仅有电阻变成零,却不能说明,材料已经进入到了超导状态。

  很简单的一个事情,你拿一个万用表,把档位调到测电阻的那一档。

  然后再让两根表笔相对接,万用表上显示的电阻也是零。

  这能说明万用表的两根表笔,也在常温常压下进入到了超导状态吗?

  不能!

  这只能说明,你他妈的把万用表给搞短路啦!

  本人好歹还有那么一点儿羞耻心存在,几年前的那个学术妲己被指出学术造假之后,可以走那个“道歉、鞠躬”的流程。

  实在不行,还能让自己的导师来自杀谢罪。

  但是三哥的学术造假,完全没有什么心理上的压力存在。

  他们面对别人提出来不能复现实验现象这件事,给出来的解决办法是,坐忘道:请另一位三哥出面,利用前一位三哥提供的材料,来证明前一位三哥的实验没有问题。

  但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不会公开的,制备出来的材料也是不会公开。

  至于为什么你做出来了同样的材料,却没能实现室温超导?

  那大概是因为太平洋西岸的环境不适合搞室温超导研究,室温超导只有在太平洋东岸才可以做到。

  这国怎,我陷思,定体问……

  以上种种原因,让陈慕武不觉得他今天向拉曼宣传“超导是未来物理学主流”这件事,会起到什么实际的效果。

  他只是今天看到了这个印度物理学的先行者,就忍不住想要吐槽一下而已,根本就没指望拉曼能被自己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